毕竟和逃难相比,卖菜简直是一种奢侈的宁静。他不适应,只是不适应一下子蹲在悠闲无害的日头下,接受正常人的目光。

此时李瑜准备拿着南瓜藤起身吆喝,但章有银抢了先,还板着脸道,“有水,不能。”

于是李瑜吆喝,章有银就拿着菜站起来朝来人招手晃动。

听李瑜吆喝几声后,章有银也记住了。

他一开口那嗓门中气十足,完全盖过了其他妇人男声,“早上刚摘的南瓜藤、紫苏、丝瓜、苦瓜,新鲜水灵灵的带露水!”

卖的都是烂大街的菜,吆喝也没什么特别,但架不住他嗓门大完全盖过了旁人。而且真的极为热情,那大手揽客的架势好像欢迎来他家吃酒一样。真诚又期待极了,完全没一点不好意思。

反倒让人不去他那里看一眼,觉得不好意思了。

买菜的人下意识都朝他手上瞧,这一看,嫩叶尖上露珠在闪光,藤丝丝韧劲儿十足的卷着,好像还能迎着朝阳伸一伸,真是嫩的能掐出水来。

就这么四周一扫其他摊位也嫩绿新鲜,但都是买菜老手,一眼就能判断出其他摊位都是昨晚摘的,这小伙子真是早上摘的。

就这样一文钱两把,陆陆续续将十把南瓜藤和八把红薯藤卖出去了。在太阳彻底爬上山头日光大盛时,李瑜兜里很快就鼓起来了,多了九文。刨出进城成本五文钱,赚了四文。

紫苏是随处可见的野菜,就算城里的百姓在自己家门口拿个木桶装点土也能种。一般客人多只要买一点做调料。所以一把只五六根束着,两文钱五把都比较难卖。

李瑜站了两刻钟后便站不起了,他一坐在石头上,一旁卖菜的妇人投来艳羡的目光。

中年妇人脚也蹲麻了,但是她没找到石头。

因为卖菜的一进来都急着往摊位上赶,就章有银惦记着给媳妇儿找坐的石头。

等大家安置好摊位,再去找本就抢手的石头,就只能对光秃秃的地空空叹气。在这里,能抱到一石头,在众人眼里都像是抱金子似的。

毕竟卖菜要蹲很久,少则两个时辰,多则到下午关市。百姓背的货已经很重了,再自备小凳子的还是少数。

所以当左右以及对面人都羡慕的看着李瑜时,李瑜心里也多了些庆幸和惬意。

他对章有银笑了下,原本还在揽客的章有银立马弯腰凑来,两眼亮亮的期待。李瑜脸不自在别过,叫他继续吆喝。

妇人瞧着李瑜财运好,又有疼人的男人,便觉得他是有福气之人,开始找李瑜搭话。正好,李瑜也有意闲聊着。

现在到了饭点,东市里也有卖包子的摊子,那香味弥散飘来把众人肚子馋的咕咕叫。可肉包子两文钱一个,馒头一文钱一个,菜农都舍不得买。

这位妇人也已经习惯了卖完菜中午饿着肚子回去,不过李瑜给她递来了一个煮熟的洋芋。

两人就这么热络的聊了起来。

妇人卖的豇豆茄子辣椒等,还摆着个篮子里装满了鸡蛋,也还带了把南瓜藤卖。

但是这东西真讲究机缘,一文钱要是这么好挣,不至于馒头都舍不得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