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峥还没回来?我有个单子找他。”

“没,冬天,跑辽东了,好像是徐家的盐茶生意。”

钟老板懵,“辽东是哪里?比京城还远?”

“辽东啊,最北边最东边,听说冷飕飕的。”也不知道入秋后,孩子冻没冻着。

“啊,那地方啊,流放的苦寒之地嘛。鸟不拉屎的地方有什么茶盐生意。”钟老板道。

章有银又没去过,但也护犊子道,“那人徐家生意那么大,没钱傻子往那里钻啊。”

提起徐家钟老板就心烦,不提这茬了。

“你找石墩啊,这孩子也靠得住。”章有银又道。

钟老板点头,“也不错。”

第148章 解决

秋收卖姜时, 吴启河还专门把崔卫风拐到了山狗村、小井村、大黄村、梨花村周围看看。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更何况,村民是真感激万分。纷纷夸崔卫风是青天大老爷, 可把崔卫风高兴的。

顺便, 吴启河也耀武扬威了一把,大家都知道他是县太爷身边的红人了。

但也有人不安好心的。

黄大兴眼睛都红通通的, 嫉妒的快发疯了。

他家没种姜。

附近几个村子的人只要碰见就一脸笑,问姜,问家里种了多少斤,卖了多少钱,时不时感叹终于要发财了。就连村里最穷的黄六,都翻身新盖了三间茅草黄土屋。

黄大兴猎户手艺带来的优越没了,人家就靠种地, 日子赶他家前头去了。

他倒是干不出背地毁姜烧屋的勾当,他没那么傻, 毁了一家人的, 其他人家也怕, 定要合起来围攻他家。

烧毁庄稼是大罪, 会惊动族老。人要脸树要皮,祖祖辈辈扎根在这里,他要是一个走歪,在村子活不下去。

但怎么都咽不下这口怨恨气。

黄大兴就拦住县太爷的去路,告章家用稻田种姜。

他这话一出,周围村民笑脸都垮了,像是被人断了财路似的恨恨看着黄大兴。

不少村民都打算明年扩大产量, 自家今年留了百把斤的种子,明年更得赚大钱, 但是现在被黄大兴搅和了。一道道目光看向黄大兴,恨不得打死他。

但崔卫风说这不是他该管的事情。

黄大兴面色惨白。

不过是改稻田种姜,他一本奏折上去,头顶有人怕啥。

华水县在历朝历代都是税收吊尾,这里偏僻多山前朝还多土匪,农田瘦弱水利灌溉不便,百姓常年饿肚子,朝廷压根就没管这个县。只要没闹出饥荒流民暴乱,那政绩都能评一个中等。

说白了,华水县的粮税对朝廷的贡献不过是一粒尘埃。

但却能把家家户户的米缸掏空了。

现在种姜致富有盼头了。

他还费尽心思疏通关系,谋划到了出路。这改善民生造福百姓的大好事,被黄大兴晦气,心里能高兴吗。

不过他不动手,村民自然会偷偷报复黄大兴的。

崔卫风现在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来华水县一年多了,他也想明白看清楚一些事情了。当初负气离家,以为被他爹抛弃打发到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现在看他爹也是磨砺他。

这地方一没世家豪强,二没富甲一方的乡绅,他在这里随便折腾,上面有人罩着有钱供着,随心所欲的施展自己的抱负。这里又太穷了,百姓虽然固执安于守旧,看到甜头就很容易改变口风,也很容易出成绩,

他要把这里打造成姜都,今后别人提起西南,不再是土匪和穷蛮,而是说那里是姜都。

虽然姜在北方肥土平原上种的有,但是最适合种姜的,还是这里。

北方冷,冬天姜藏在地窖里还是会干枯发憋,容易烂掉。

可这里藏地洞里,再一层层盖着秕壳,开春姜掏出来还发芽了。

因地制宜嘛,瞧着村民一张张松快的脸,未来一定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