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掌柜眉头微颦,道,“义卖?多少银子,竟需殿下义卖……”
楚天苦笑道,“二十万两白银。”
老掌柜双瞳一缩,面露惊色,却未问楚天要如此多银子作甚,有些东西若想说,不用问。若不想说,问了恐还会多生事端。
未待老掌柜开口,楚天道,“老掌柜应到知晓山南西道之事吧?”
老掌柜点点头,道,“太子殿下之前性命垂危,长安已无人不知山南西道之事。”
楚天道,“山南西道逆贼虽除,然枉死的数万百姓尸骨却仍在深山之中,还未入土为安,孤心怜之,故请旨为枉死的百姓修一座陵园,让冤魂有栖息之所。然朝堂之上,百官见户部已拨银赈灾,再无余粮,心有余力不足,故百官与孤意见相背,孤只得方言,若能筹到二十万两白银,则一众冤魂有栖息之所,若不能,则……则孤却也无可奈何则……”
楚天一声长叹。
老掌柜面色肃然,深深鞠了一躬,行了一礼,道,“太子殿下高义,老朽佩服。”
楚天摇头苦笑,却未言语。
老掌柜皱眉道,“二十万两白银……殿下要卖多少物件才能卖到……”
“唉……孤府中也没有多少可卖之物,只有些许小物件,还有孤亲手所书的几首诗文……想来却是凑不到这二十万两了……”
楚天连连叹气。
老掌柜却眸子一亮,道,“殿下亲笔所书之诗文?”
楚天作疑惑之状,点头道,“几首杂诗罢了,孤并非什么文坛大家,想来也值不了几个钱……”
第112章 老狐狸与小狐狸
老掌柜见楚天面色诚恳,不禁哑然,暗道,“文坛大家?文坛大家与你相比又算得了什么……你可是诗仙呀,已隐隐被世人称为当世第一人,乃文曲星下凡……在你面前,若谁敢自称文坛大家,恐会被这天下文人的唾沫淹死吧……君不见长安一城百姓皆为你跪地祈福否?你是不是对你现在的地位有什么错误的认知……”
当然,这些话老掌柜是不敢说的,一正心神,思虑片刻,弱弱的道,“殿下,老朽倒有一计,或可筹到这二十万两白银……”
楚天惊异道,“何计?还请老掌柜指教。”
老掌柜道,“二十万两白银并非一个小数目,若是想靠义卖筹集,却是难上加难,几乎没有可能……然殿下之举,乃因殿下心系天下苍生,是为了山南西道枉死之百姓可以安息。如今燕国与我大楚大动刀兵,国难当头,身为大楚之人,自当为大楚尽绵薄之力,故老朽以为,这二十万两白银,可由长安百姓募捐之,长安有民四百万,区区二十万两白银,必可筹之。”
楚天双眸一亮,骤然起身,却又缓缓坐下,叹道,“老掌柜所言不无道理,然长安虽有民四百万,又岂会人人皆捐之……这二十万两,恐还是难以筹集吧。”
老掌柜一笑,道,“若是他人筹集这二十万两,必无法筹得,可若是殿下,二十万两却是轻而易举。”
楚天惊异道,“老掌柜此话怎讲?”
老掌柜一捋胡须,道,“殿下在宫中修养,未曾瞧见长安一城百姓皆跪地为殿下祈福之状,自是不知殿下如今在长安百姓心中是何地位,民望何其之盛,莫说是二十万两,若殿下振臂一呼,便是三十万两,四十万两又岂是难事?”
顿了顿,老掌柜又道,“于天下文人心中,殿下已与仙人无异,诸多世家子弟于望月楼中吟殿下所作之诗,如痴如狂。这些人,哪一个又是缺银两的人……故,殿下不必因二十万两而担忧。”
楚天一喜,道,“闻老掌柜之言,孤茅塞顿开也。”
说罢,楚天起身,深深鞠了一躬,道,“如此,这二十万两,便有劳老掌柜了……”
老掌柜一愣,呆立当场,道,“这……怎么就有劳老朽了……”
楚天微颦眉头,道,“孤虽茅塞顿开,却愚钝,不知该如何去做,既老掌柜有此妙计,而孤纵观长安,也只有望月楼行此事方有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