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云郎何人?”

李霓裳出来, 看见谢隐山等在外,也无多话,道了句“随我来”,转身便去。

这个时辰, 兵寨内除去巡夜的士兵, 其余人早各入梦。李霓裳忐忑随他前行, 在寂静而昏暗的山中兵寨里走了一段路, 停了下来。

她被带到寨内位置最高, 亦最靠内的一处所在。房宇依山建在坡上, 屋后就是华山绝壁, 抬起头, 但见壁立千仞、巨岩雄峙,人在壁脚之下,那种当头青天倒挂太岳悬顶似的强烈的压迫, 直叫人生出一种宇宙浩渺,而人若蜉蝣渺小的心惊肉跳之感。

谢隐山正沿石阶往上, 迈了几步, 停下, 转头看她。

李霓裳收目,跟他继续上阶, 来到石阶的尽头之处。

这座此刻仍透着灯色的院落,应便是那天王的居处了。

门外的一队夜卫看见谢隐山, 为他打开了门。

谢隐山引着李霓裳入内, 穿过庭院, 来到了那间亮着灯的屋前。

“你不必害怕!等下天王问你什么, 你如实回答便是,天王不会拿你怎样。”

临叩门前, 李霓裳见他停了一下,转头看她一眼,提醒似地,与她又如此低声道了一句。

此人虽一开始就差点杀了她,这回又阴魂不散地追捕裴世瑜,还将她抓了。但平心而论,李霓裳觉此人算是少见的磊落,昨日被他带回的路上,对她也无半点为难,甚至颇为照顾。此刻又得他如此提醒,显也是出于善意,一怔,随即领悟。

想是方才她停在绝壁下的举动,叫他起了误会。

提醒完,也不待她回应,谢隐山便轻轻叩门,随即推开虚掩的门,示意她进。

李霓裳定了定神,循着灯光方向,慢慢地走进了一扇敞开的门内。

门后是间书斋,四围不大,一席一案,除去必备的文房,陈设简单。

在她入内后,最先扑入眼帘,亦是叫她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满墙的书籍与案头凌乱堆得尺高,看起来像是外面投递来的公函等案牍。

屋中唯二能暗显主人身份的物件,一是一架人高的巨大鎏金枝烛,上面燃着条条巨烛,用以照夜。另外一件,则是摆在墙边的铸金浮箭漏壶。那壶身上雕有龙纹,看制式,应是从前宫廷内制的仿古御物。想是山中计时不便,设下此物,以方便此间主人在书斋伏案之时,可利用壶中剩余的水量,来确定具体的时辰。

虽然只是一个兵寨,但看起来,经营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李霓裳没想到,那个大名鼎鼎的天王,在此日常起居的所在会如此素简。屋内除去那两件器具,其余入目,甚至可以用凌乱来形容。似乎此间主人对这些外物,丝毫也不加在意。

这时,一股山间的夜风从窗外涌入,将排烛吹得不停摇曳,光线一下变得忽明忽暗。

“你便是谢信王捉来的那个女娃?”

这时,一道冷淡的声音从书斋的尽头处传入耳中。

李霓裳猝然从烛火上抬目,这才发现对面窗后有人,只因近旁一具高大书架遮挡,光照不到,比书斋其余地方昏暗,起初她没留意。

这是一道身量颀长的侧影,那人双手交负在后,方才似乎正在临窗眺月,一袭青色宽衣,被山风吹得袂动不止,背影看去,隐带着几分飘飖意态。

也不知为何,这道风动衣袂的肩背之影,一下叫李霓裳生出几分似曾相识的眼熟之感,仿佛她从前在哪里见到过似的。

那人抬臂,闭窗止风,接着,转过身,缓步向她踱来。

李霓裳也看清了此人的样貌。

这是一个年过四旬的中年男子,龙眉凤目,仪容清癯而英美,若非他眉头带着一道刀疤,凭添几分骁悍之气,眼也如鹰睃般明锐,宛然一目可慑四方,李霓裳几乎有点不敢相信,她从小就听人说的那个嗜血魔头横海天王宇文纵,生得会是如此一番模样。

眼前这个样貌清峻,看去风度颇见潇洒的人,竟就是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