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的作用,难以直接用货币来防寒保暖,也不可食用。当货币的便捷性进一步提升,电子货币更加广泛地进入人们的生活,货币的信用意义就更为凸显,它在更多时候以纯粹的被保护的数字的形态出现,更加轻便,已经相当程度上脱离了实体范畴。
本质上来看,货币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它不被交易中的某一方所承认,同时失去了法律约束力时,某种货币会迅速地变得脆弱。维持货币本身价值的基础是客观生产力的差异,但使用货币的主体是人类自身,货币价值可被视为人类对于客观事实的主观判断,在人与人之间,它形成连接;在人与物之间,它用于购买。它是在社会构建的信用体系之下人对环境的连接,它也由所有人共同构建,共同承认。
出于基因的要求,出于整个族群生存和发展的要求,人类社会必须是一个相对连接的整体,无论是意识还是货币,本质上是连接整个族群的渠道和方式。
人类因为有肉体的客观分裂(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难以交流),因此想要在两个完全不信任的人之间建立连接需要连接彼此的利益,而在这个世界上被统一承认的可以构建利益的存在就只有货币。
货币因人类需要而存在。
人是人,人追求理性,但只要他们还在肉体里一天,他们就仍然活在自己的意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