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别伤心了,到了京都会有你叔叔做主,也还有我呢。”在齐莞沉浸在自己的猜疑中时,杨君柔不知说起什么伤心事,竟当着陆氏的面落下眼泪。
“杨姐姐怎么哭了?”齐莞回过神,看着杨君柔哭得我见犹怜的小脸,心里闪过一丝厌恶,可还是故作诧异,关心地问道。
陆氏才嗔道。“你就顾着发呆,还不快来安慰你杨姐姐。”
齐莞这才知道,原来杨君柔是说起了自己的身世,一时感伤,所以忍不住掉泪。
杨家原本是溪南的世家大族,家境富庶,所以杨家子弟难免养成纨绔,杨君柔的祖父本是长房,却因信错人,被族里其他人陷害设计,失去族长的地位,在杨家更是受尽欺凌,后来郁郁寡终,临死之前,叮嘱杨群兄弟,将来要替他挣回一口气。
杨群是杨君柔的父亲,自知资质没有弟弟杨威的好,所以想法设法,将杨威送去京都赴考,当年文科科举作弊成风,杨威因无银子周旋,名落孙山,只是他不死心,几个月后又参加武举,成为了武状元。
杨威得势之后,杨群亦在杨家重新得到族长的地位,只可惜,这个族长当了不到几年,他去世之前,还来不及为已经十六岁的女儿定亲,如今三年过去,杨君柔已经是十九岁的老姑娘,却还没有婆家,族里的长辈要将她嫁给一个知府当继室,她只好上京投奔她叔叔杨威了。
不得不说,杨君柔这是个很聪明的决定,杨威这辈子最感激最尊重的人就是他的兄长,也就是杨君柔的父亲,如今杨君柔去投奔他,他自然会将杨君柔当亲生女儿看待,更别说他本来就没有女儿。
一旦杨君柔到了京都,那么,她的继母和族里那些不怀好意的人就不敢轻易做主她的婚事了。
齐莞心里冷笑,却还是关切地安慰杨君柔几句。
杨君柔拿着手帕揩了揩眼角,不好意思地说道,“让你们见笑了,其实我心里也明白,到京都投奔我叔叔未必就是解决问题,但......我宁愿死,也不要让那些人这样作践我的婚姻。”
陆氏心中暗叹,还是个性子刚烈的女子,这样的人通常都不会耍什么小心眼的。
“杨姐姐放心,等到了京都,杨大将军一定会给你找一个好人家,不必当什么继室,嫁过去就得当家主母了。”齐莞笑着说,心里鄙夷地想,既然宁愿死都不愿做继室,为何却要害死她的母亲,成为她的继母?
杨君柔含羞地低下头,“我可不敢想那么多,能有个安身之处,我已心满意足。”
陆氏低声安慰她,齐莞只是笑了笑默然。
快到傍晚的时候,他们终于到达下一个驿站,陆氏交代杨君柔好好休息,莫要想太多了,杨君柔轻声答是,再一次表达了对陆氏的感激。
齐莞这一天对杨君柔一直虚伪应对,根本没能放松心情的时候,如今终于不用见到她,心情好转,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回房之后没多久,关朗就来找她了,还顺便给她带了一直烧乳鸽。
“好像每去到一个地方,大师兄都能找到好吃的东西。”齐莞闻着烧乳鸽的香味,笑着说道。
关朗挠了挠额头,笑呵呵地说,“我爹常说我是个吃货,吃货的人生就是到处品尝美食,人活在世上,不好好享受美食,岂不是白活一场。”
齐莞有些羡慕地看着他,“像大师兄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真好。”
“别说得好像你就很多烦恼似的,还是个小姑娘呢。”关朗眼中充满师兄对师妹的宠溺,在他看来,做人不应该有那么多操心的事情,就那么几十年可以活着,不开开心心的怎么对得起自己?
“有些事情不是自己想怎样就怎样,烦恼有时候也会自己找上你。”齐莞不太擅长跟别人说自己的心事,即使是面对关朗,她也只是浅浅而笑。
“你是说那个杨君柔?”关朗皱眉问道。
有时候大大咧咧的人,心思有时却比旁人还细腻些。
“大师兄怎么觉得她是烦恼?”齐莞诧异地问,她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