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道惑君,奸妃误国!”顾桓立刻愤怒地说道。
顾琏似笑非笑地看着顾桓,这小子政治觉悟挺高。陛下乃天子、圣人,圣人又怎么会做错事呢?若是圣人有错,那必然是身边的人挑唆的,比如佞臣、奸宦、妖妃一类。正义的臣子,当然是要打起旗号“清君侧”了。
太子陈星之所以能成为太子,不过是仗着娄太后和娄贤妃。如今娄太后已逝数年,人走茶凉,一旦娄贤妃被打成“奸妃”,他又岂能讨得好去?
顾琏赞赏地看着顾桓,又笑道:“本次武举乡试,主考官是新任京营指挥使,原是孙和的副将,与咱们家也是世交,我已安排妥当了,你不必担心。但你也要拿出真本事来,让人好好瞧瞧世袭罔替定国公府公子的本事,不负先祖英名!”
顾桓立刻说道:“是!父亲放心!”说完,又满脸孺慕地看着顾琏,说道:“我知道父亲对我最好了!”
顾琏笑骂道:“莫做小儿形状!”才刚觉得小儿子长大了,立刻就变成了小孩子。虽然这么说,心中却微微一动。做父亲的,哪个不喜欢孩子与自己亲近呢?
尽管说朝野都不是很重视武举考试,但作为考生本人来说,还是看重的。临近考试,金陵城大大小小的客栈也住满了待考的武生员。武举考试,以军士谋略为先,以军事技术为辅,因此武生员的气质,与读书人有些相似,但多了刚烈的气息,儒雅与刚烈的气息融合,留心一看,给人的感觉自然是不一般的。
有了文举乡试的经验,到了考试那日,顾桓早早起床,往贡院而去。此次应天府武科乡试来了近千人,算比较多的。天还没有亮,晨露还挂在树叶上,贡院外就已经是黑压压的人群,一个个鲜衣怒马的,衣饰都颇为不俗,不少人都带着随从,声势更是浩大。
所谓穷文富武,参加武举的生员多数家境都是不错的。练武之人要具有爆发力和力量,必须具备发达的肌肉和强健的体魄,那营养就必须跟上,若是穷人家的孩子饭都吃不饱或者正好够吃,又怎么能练得身强力壮?
顾桓提着长耳考蓝,镇定自若地上前排队。
清晨的金色阳光洒在众人的身上,贡院的大门打开,两列威武的士兵从内跑出,列成两队。贡院前嘈杂的声音瞬间消失,众人望着那扇在晨光下泛着金光的大门,一种神圣感油然而生。
考生们鱼贯而入,第一关是搜检。一群武人镇定自若地开始宽衣解带,眼睛却不由自主地四处扫视。
顾桓跟在众人之间,不一会儿各种颜色的肉露了出来,基本上个个身强力壮,肌肉发达。
“这位小兄弟看起来怪俊俏的,想不到身上还挺结实。”一个满身肌肉的大汉上下打量着顾桓,在某个部分停留了一下,双眼发亮地赞叹。
顾桓心中一窘,面不改色地瞟了那人一眼,淡淡地说道:“过奖过奖,彼此彼此!”
别看这些人看起来大大咧咧的,其实都不是莽汉。能通过童生试先不说,参加武举的人,都是熟读兵书的,怎么可能是没有心机之人?谨慎起见,他也不欲与同考之人过于亲近。
“参拜武圣,一拜二拜三拜。”
大殿上供奉的是姜太公及历朝历代名将七十人的石像,众考生在考官们的率领下一起向姜太公的石像行礼。
武举考试正式开始。
第一日考五道兵书大义,都是取自《孙子兵法》,考题已被高高挂在号舍前的空地上。
考生必须按自己的理解或引用前辈高贤的注说做出解释,要求文理通顺。兵书大义总共出十道题,共考两日,能答出四道并且文理通顺即可定为一等,答出三道为二等,答出两道即为合格,否则就被淘汰。
顾桓研好墨后,提笔将考题分别抄在纸上。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
…………
考生们休息一夜后,次日开始考另外五道兵书大义。第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