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己的反应来看,隐藏在记忆深处的经历必然惨痛万分。君不封并非惧怕苦难,只是他发疯的情况太过骇人,又差点要了晏宁的命,每次治疗都搅得晏宁平静的生活不得安宁,晏宁于他有大恩,他不愿让晏宁为这种不必要的事情涉险。
君不封已经从晏宁的转述中知道了自己处境的前因后果,可就像在听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故事,他感受不到任何可以捕捉的联结。过往成了一团稀烂的浆糊,清晰可辨的记忆只停留在十三四岁,那时他还在一度衣不蔽体地流浪,受一个老和尚点化拜入丐帮,对未来的江湖生涯有一点朦朦胧胧的期盼。
如今他的下场,就是那期盼的结果。他的记忆消失了,情绪还在,不然也不会决然地阻止他人进入自己的记忆深处。既然已经知晓了自己的来处,又不是什么愉快的经历,忘了也就忘了。君不封是活在当下的人,他对过往没有执念。经历过的事迟早都会记起,也不必强求别人现在就给他一个结果。
旧友的弟子除了请求晏宁帮忙治疗君不封的痴傻之症外,也恳求他帮忙,看看能否让君不封的功力恢复如初。晏宁早在治疗君不封的痴傻之症时就做了两手准备,他这边腾不开手,总可以使唤小弟子,让对方四下奔波,获取名贵药材。
这小弟子也是个勤劳的,不管多珍贵的药材,似乎都能在最快的时间送到晏宁身边,还经常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稀缺药材,无形扩宽了他的治疗思路。久而久之,晏宁也明白,给他带来信件的高人,其实已经借小弟子之手,早早加入棋局,甚至有心做他的助力。
与那高人在信中得出的结论相同,君不封的情况需要剑走偏锋,须有一本经脉逆行,容易走火入魔的心法相助。而小弟子早在那之前就快马加鞭回了趟昆仑山,把被门派束之高阁的催命心法送到了晏宁身边。
君不封是个不识字的,有关内功修行的记忆也很是模糊,丐帮的内功心法,如今的他也只记得大概,更不懂得该如何催动内力。晏宁给他恶补了数天功课,才敢一字一句地教着他研习。
许是因为记忆缺失,而他又心思澄明,没有旁的心思,这无为宫的心法,君不封修行起来堪称顺风顺水,畅通无阻。修炼了一段时间,君不封也渐渐找回了蛰伏在身体里的记忆,对过往的武学修行融会贯通,修炼也愈发自如。等到这功法能让他瘠薄的内力毫无滞涩地在体内运转,接下来要做的,是要冲破那些阻碍他关键穴位的淤积内息,让它们重新为他所用。但这须有外人从旁协助,将自己的内力渡入他体内,用以冲穴,而冲穴成功后,这内力就会留在君不封体内,也会被他完全吸收。这事于帮忙的人百害而无一利,但这小弟子像是浑然不觉似的,竟片刻不曾犹豫。
他依然保持了不露面,不透露姓名的原则,央求晏宁蒙住君不封的双眼,随后将
自己修行多年的内力尽数灌入他体内。待到君不封身上的关卡纷纷打通,这小弟子身上的内力,已经回到了他十岁左右,初初修炼内功的水平。
传功之后,小弟子身体羸弱,晏宁有心扶他去一旁休息,他却出手如电,点了君不封和晏宁两人的穴道,留下一句“故人所托皆已达成,世叔你自珍重”,便悄然离开晏宁的住所,再不复出现。
一段时间后,君不封和晏宁的穴道自然解开,面面相觑。
还是晏宁最先开了话茬:“要不是看他避你唯恐不及,以他这段时日对你的付出,当真像是爱惨了你,把他为你做的事列出来,说你俩是断袖都有人信。”
“这人都走了,你还不告诉我他的名字?”
“我可是信守承诺的人,答应了别人的事自然要做到。何况他的名字告诉你,你就能想起来?”
“不能。我连自己是谁都想不起来,又怎会记起一个听起来和我没什么交集的后生。”君不封起身动了动筋骨,“但只怕这爱惨是假,亏欠是真。江湖人最为珍惜的内力都可以眼睛不眨地说送就送,摆明了是自毁前程……我看这事十之八九和我那失踪的老友有关,也不知我是他们师徒多大的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