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2 / 3)

末去向了。

“我问你明天去哪里?”李汐仿佛也习惯了她脑袋死机的模式,非常的有耐心。

“博物馆。”她偷笑,量他也没那个兴趣和她逛博物馆。不是为了搪塞他才说去博物馆的,阿澜是隔壁村瑶寨姑娘,也是她从小到大的玩伴,现在是她们寨里的村委委员之一,对瑶族文化传承有着无比的激情与劲头。听说s市的博物馆来了一批瑶族的文物展览,今早千里迢迢从家打电话来让她照几张照片寄回去给她研究研究。再加上刚才在班里Q群上承诺的“惊艳一枪”,也好利用这个机会好好找回手感。

“正好,我也喜欢古董……”他的语气里透出兴奋劲。

“我去可不是为了鉴赏古董,我是为了照相才去了。”这人说话从来都顺着竹竿往上爬,像他这样热衷于吃喝玩乐的纨绔,对拍照有兴趣,才怪。

“行,明天我过去接你。”气势没减弱半丝半毫。

“你也喜欢照相?”他从来说话都半真半假没句正经,她怀疑真实度是正常的。

“开玩笑,我还哥大摄影协会的会长呢。”那种毋庸置疑的霸气其实已经融进了他的骨髓里,即使只是不经意的慵懒中透出的自信与张扬,也有足够的力量让人相信一切。

哥伦比亚有号称全球最好的新闻系,摄影协会的实力应该也是超群的,这样的名声勾起了容意的无限向往。

第 9 章

残阳打落在车窗上,像是为他的脸熏上一层金黄的光环,她不经意地把目光放落他的侧脸,黄昏中模糊的轮廓犹如他这个人,看不清,猜不透。

今天在博物馆前当他拿出那台哈苏时,容意当场就愣住了,这才是传说中真正的发烧友,摸了摸自己包里的 D60,犹豫着待会要不要拿出来,而他只是一脸理所当然的样子,没有半点的不自在,确实让她有一种“这才是大家风范”的感觉从心底油然而生。

可当她站在四楼少数民族工艺品展览馆门前,看着紧闭的厚重大门前那块牌子写着“内部装修整理,闭馆一个月”的字眼时,还是只有发愣的份。难怪下面人潮挤挤,越是往这边走就越是静,偌大的场馆没人似的。这回倒好,带人家来照相,居然连馆都没开,糗大了,当初就应该在网上查清楚再出来……她看了看离她几步远的李汐,本以为他又要说出些什么难听的话来笑话她,可他却像是在想着什么东西似的,一动不动,好一会儿才拿出手机打了个电话。他用手机说话的声音不大,她也没想过注意听,只是愣愣地在旁边等他。

几分钟后,待他讲完了电话,她才试探着开口说:“要不我们先回去吧。”

“再等等。”没有笑,脸上的表情却很柔和。

她只觉得今天的他和平时插科打诨的他到底是有些不一样,可哪里不一样却想不出来。

过了大概二十分钟,展馆的走廊转角处出现了两个身影,一胖一瘦。看得出两人都是风风火火地赶来了,气喘吁吁的,额上还带着汗。胖的是个中年男人,穿着很正式的西装,看起来像个大学里老学究,瘦的侧是个女的,虽然没有像旁边男人那般打扮讲究,倒还是穿着一套挺正式的裙装。

老男人一边吩咐年轻女子打开展馆的门,一边热情地握着李汐的手寒暄着。容意看着打开的木门,嘴角挑起一丝嘲笑。也许今天也会有人像她一样没头没脑地来到这里看展览的人,在紧闭的大门前发现原来自己来的不是时候,只能暗骂一声倒霉然后失望而归;有的人却能一个电话招来大人物夹道欢迎,笑盈盈地为他打开一扇扇本该在“装修整理”中的展馆大门。

她没理身后还在讲话的两人,率先踏进去,年轻女子紧跟在她身边,在每个展品前细心解释着来历,发掘地和一些历史。其实她对这些一点兴趣都没有,只是举起相机不停地拍。累了的时候,看一眼偌大的场馆中和她相距甚远的李汐,他没举起过相机,只是偶尔在一个展品前伫立良久,射灯打落在他的脸上显得特别遥远。这样的他,让她想起一个词,忧郁,虽然知道真的不太适合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