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1 / 1)

24“余填词不喜作长调”条

“皆有‘与晋代兴’之意”

补校:初作:“皆有与晋楚争霸之意”。

“然余之所长殊不在是”

补校:“殊”,原作“则”。

“世之君子宁以他词称我”

补校:“称”,原作“美”,《新注》未校。

25(删36)“余友沈听伯纹”条

“归迟却怨春来早”

补校:“却”,《重订》误作‘欲’。

26“樊抗父谓余词”条

“樊杭父谓余词”

补校:“父”,《重订》《新注》均误作“夫”。“百尺朱楼”

补校:“味”,《新注》误作“高”。

27(37)“东坡杨花词”条

雏按:此条顶端加圈。

“东坡杨花词,和韵而似元唱”

补校:“东坡杨花词”,幼安本作:“东坡《水龙吟》詠杨花”。

“元唱”原作“首创”。

“章质夫词,元唱而似和韵”

补校:“元唱”原作咱创”。

28“叔本华日”条

雏按:此条顶端有“十二”,意即拟放在定稿第12 条上。可见静安

对此条原是很重视的。

“叔本华日”

补校:“淑”前原有“德人”。

“元曲诚多天籁”

补校:“元”下原有“人”。

29(删6)“北宋名,家以方回为最次”条

雏按:此条顶端加“△”。

“其词如历下、新城之诗”

补校:“其”上原有“读”。

30(删7)“散文易学而难工”条

雏按:此条顶端原加“△”,另加“五”。

31(1)“词以境界为最上”条

雏按:此条顶端加圈,另加“一”,意即置于定稿第1 条。

“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补校:原作“不期工而自工”,《新注》未校。

32(2)“有造境,有写境”条

雏按:此条顶端加圈,另加“三”,后定稿置于第2 条。

“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必邻于理想故也”

雏按:此句每字右侧均加圈,《新注》未校。

“所写之境必邻于理想故也”

补校:“必”上幼安本有“亦”。

33(3)“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条

雏按:此条顶端加圈,另加“四”,后定稿置于第3 条。

“以我观物”,“以物观物”

补校:二语手稿无。《重订》未校。

“物皆著我之色彩”

补校:“物”上原有“外”。幼安本“物”上加“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