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1 / 2)

王侍郎看着更是气极,直接抓起手边的茶壶砸了过去,“滚出去!”

两个下属听令,也不管洒在身上的茶水,马上往外滚出去,但又见王侍郎一拍桌子,怒喝:“滚回来!”

两人又连滚带爬着回了原位。

“不成气候!”王侍郎厌恶地啐了一声,“立刻去通知他们不要再拖着那姓伏的小子了,赶紧把他给安排出去,就近安排!”

第42章 不讲理

昌华长公主干涉此事, 着实给吏部王侍郎吓了一跳,立刻就找人办了伏修谨的事情, 但是拖了这么久, 好缺都被其他进士陆续补上了, 只剩下两个下等县, 最后没有办法, 伏修谨被委任去了稍近一些的孟阳县, 做一个从七品县令。

但这就打乱了伏修谨与锦绣的计划, 他们原本想的是能留在京城周边的县城,生活安稳、民风和谐,相对来说可以更好地开展初期的治理工作,且方便两人回城探亲。可如今却要远赴孟阳县,一个被剩下的下等县,贫穷偏僻, 到时候开局有多艰难, 可想而知。

锦绣与伏修谨, 两人心里都是百感交集。

锦绣想到伏修谨多年寒窗苦读,好不容易高中, 却因得罪了小人而遭到不公的对待,又想着他胸有宏图, 去了那穷乡僻壤, 定是要更加劳心劳力。而伏修谨更多的是心疼,若锦绣与他一同去了孟阳县,一路上又是陆路又是水路, 光是路途的颠簸都有得受了。

但委任既已下达,又岂能违抗圣命?

此事已成定局,与其唉声叹气,还不如收拾好心情,将这个消息告知家里的长辈,提前为赴任做好准备。

夜阑人静时,清辉拥抱着沉睡的大地,老槐树下洒落一地半明半暗的小光点,锦绣与吴娘子坐在院子里的木椅上,你一言我一语说着些家长里短,或是儿女情长。

锦绣蓦地有种感觉,就像是回到了六七前,回到刚入宅子的那段时间,她与吴娘子也是时常这般,在月华交映的夜里,摇着小扇子,促膝长谈。

“没事,慢慢来,你们还年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孟阳县那个地方,我以前跟着泰远伯去边疆时,曾有路过,确实地处偏僻,但民风还算淳朴,不用太过担心。”吴娘子在听完了原委之后,安慰着锦绣。

“可我不舍得你呀。”锦绣的声音里带着哭腔。

“傻丫头。”吴娘子任由锦绣搂着自己的肩膀,“远是远了些,但也没那么山高水远的,我自己一个人,想过去看看你还是说走就走的事?”

锦绣搂得更紧了,又将头靠在吴娘子的肩膀上,吸了吸鼻子道:“那哪能一样。”

“不过是多些长途跋涉罢了。”吴娘子拍拍锦绣,“快快去休息,时候不早了。”

“嗯……不去。”锦绣摇着头。

“你啊。”吴娘子轻轻摁了一下锦绣的脑门,“都快嫁人了怎么还跟个孩子似的。”

在伏修谨高中后,伏家伯父伯母与吴娘子就一同商量了锦绣与伏修谨的婚事,过大礼时也找人择了吉时,定了日子,竟恰巧赶在了赴任之前,也就是两天后。

锦绣闷闷道:“忽然不想嫁了。”

“哟?”吴娘子特意撇过头来看着锦绣,“这话说的可不像你啊,也不知道当初是谁就撞了一下那伏家小子,整个人都栽了进去。”

锦绣被调侃,羞得不行,又嘴硬不肯承认,“肯定不是我。”

“哦?不是你啊……”吴娘子想了一下,“那我明日一早就把彩礼给人退回去?”

“哎呀干娘~”锦绣把脸别到吴娘子的背后,离别的忧思被羞怯取而代之。

吴娘子任锦绣在她背后拱了一会儿,才伸手将人拉了回来,又正色道:“不过啊,这以后嫁了人还是会有些不一样的,两个人朝夕相处,难免会有些小分歧小争执,有什么事千万不要总是闷在心里,就开诚布公地讲出来。小伏这孩子做事有分寸,也懂得照顾人,我还是挺放心的,但他若敢欺负你半分,你也不要委屈自己,马上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