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2 / 2)

璠回过神,先是向着伏修谨行了礼,“见过伏大人。”再转而看向锦绣,微微有些别扭道:“小、小妹!”

伏修谨点头致意。

锦绣则是轻轻喊了一声“三哥”。她见了这个家里的所有人,唯有三哥出现时,才隐隐有了些熟悉感。

宁璠听着这一声柔和婉转的轻唤,瞬时惭愧不已,“小妹,我以前不是故意欺负你的,那时候年纪小不懂事,脾气冲。”

这忽如其来的一声道歉,让众人笑开了怀。

锦绣忍俊不禁,人也放松了许多,小声道:“我不记得小时候的事情了。”

宁璠呆愣地“啊”了一声,又喃喃自语:“怪不得。”

这时,宁爹与宁时一块走了回来。锦绣偷偷瞥了一眼,见她爹神情无异样,但眼眶还留着喜极而泣后的痕迹。她回头冲着伏修谨点头,然后牵着他的手一块走到了爹娘面前,终是道出那一直哽在喉咙里的两个称呼;“爹、娘。”

“好好好!”宁爹还是重复着方才的这一句,但此时的欣喜盖过了一切,甚至有些语无伦次,环顾了四周,才赶紧摆摆手,“快坐快坐,瑜儿快坐下,大人也坐。”

待大家都稍微平复了心绪,锦绣爹娘才娓娓说起当年的事情。

宁爹其他几个兄弟家里生的都是小子,宁家一生也三个儿子,好不容易才生下锦绣这个小女儿,这一大家子就一个丫头,自然备受宠爱。在锦绣三岁那年,宁爹准备上京拜访亲友,见小女儿哭得肝肠寸断的,心有不舍,又想着恰逢元宵佳节,刚好可以带她出去看看热闹,便将三个儿子都留给了家里的仆人看着,只带着小女儿上了京城,却没料到,会因一时失神,让女儿给拐子偷了去,从此如何寻找都杳无音讯。

锦绣娘更是因为这一事悲痛欲绝,很长一段时间茶不思饭不想,生了一场大病,还落下了病根。宁爹花了大价钱找人画了女儿的画像,发给京城的亲友,恳求帮忙寻找,但每一次到京城时,得到的都是摇头的回复。

如今多年过去,兜兜转转,竟意外地在家门口给寻了回来。他们看着小女儿不仅成了家,有了孩子,且夫家还是孟阳县人人交口赞誉的父母官,一家人生活得幸福美满,自然是万分欣慰。

而再聊着聊着,“矛头”自然就指向了宁辰。

锦绣娘忿忿道:“你这小子,见了大人这么多回了,怎么就没认出小妹?!”

宁时附和道:“是啊二弟,这回我都忍不住要说你几句了,璠璠没见过还说的过去,但你可是主要负责这一块的买卖,怎么一点儿都没留意过?就这眼神,都不知道家里的账有没有算错。”

“……”宁辰着实委屈,他是见过县令大人,也听说过县令夫人是位心灵手巧的大美人,但他一个大男人没事往县衙内宅走那不是找抽么?且不说认不认得出来,他之前可是连小妹的面都没见过啊。

……

锦绣看着被众人“讨伐”到哑口无言的宁辰,又笑着转过头,才发现另一侧也正“暗潮涌动”。

伏修谨直瞪瞪地看着宁璠,幽幽道:“你以前经常欺负她?”

宁璠扶额:“……”

第59章 锦绣

宁家好不容易寻回小妹, 自然是要热热闹闹庆祝一场,宁爹吩咐厨房按着伏修谨和锦绣的口味备了一大桌的好菜, 杯酒言欢。

夜幕低垂时, 锦绣与伏修谨才抱着已经玩累入睡了的明锦启程回府。

锦绣娘甚是不舍, 一直送到锦绣上了马车还边挥手边嘱咐着:“瑜儿, 改日再回来娘给你做好吃的!”

宁爹“哎”了一声, “你这是做什么, 瑜儿跟大人忙着呢, 你若想见她就自己去县衙找她,又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