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1 / 2)

红妆 苏允时罗煜卿 2847 字 16天前

秦氏是个大姓,在庆国怎么说也是算皇亲国戚。

秦氏传人,这句话生生的把苏淋砸得晕了过去,好一会儿连反驳秦光的力气都没有,最后才挤出一句话:“我姓苏,不姓秦。”呆愣无比。这下子这只小兔子成了被敲了脑壳的兔儿爷,呆呆傻傻的任人牵着鼻子走。秦光摸摸他的头,见此人一脸疑惑的看着自己,竟是对自己的动作毫不在意,一心一意的等着自己揭开答案。

这个小子,怎么以前没觉得他居然有几分可爱呢?

“听着,从现在起,你是我秦光的儿子,你姓秦,不姓苏。”秦光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沉稳可信,“你是我秦光的独子,秦跃。”

苏淋的眼神渐渐清明下来,好像刚才的迷惘只是一瞬间的事:“王爷断袖多年,如今居然出来认一个儿子?对不起,我年少无知,实在参不透王爷心里的想法。”

“没人生来是断袖,我留下你这个种,也不是不可能。”秦光随意撩了撩头发,一派风流天成。

无暇考虑秦光这个资深断袖是否和女人也成,苏淋还是觉得自己秦光儿子的身份这个事实还是应该早点推掉的好。秦光什么人啊,圣上王叔,自己到时候成了皇上的同辈表弟,一旦和皇室扯上关系,这脑袋,可就系在裤腰带上了。苏淋自认为是个随性的人,有官做有钱赚,有高远在怀,也就够了,他没那么多雄心壮志。

秦光止住了他的话头,颇不衬身份地对他摇了摇指头,那指尖并不如削葱根,却尖。“你也不用否认什么,我也就是知会你一声,日后如有什么需要小公子帮忙的,还请公子不要推脱。”

开什么玩笑,就算真是自己父亲,这么多年来抛弃了自己不闻不问,现在突然要自己为他卖命。这位子他可坐不起,不要。

“不过现在苏允时他们策划的战事,还请你不要再反对了。你一人之力,不如顺应民意,总有一天,我大庆王朝也会为你正名。”秦光扶起苏淋,推开门,阳光耀眼。

街道上,人来人往。战争仿佛没有影响到这些平凡的民众一丝一毫,贩夫走卒、小商小贩,日子红红火火。

“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做汴州。”秦光兴起,吟诗一句。

“王爷好诗兴,不过这好像是讽朝廷偏安一隅苟且偷生之作,用在这里,王爷不觉得不合适?”

“没什么不合适,就是想到了曾经的边境线,可是在这个小镇再往东往北各两百里,有感而发而已。”秦光半眯了眼,今日阳光不错,暖暖的颇有早春的味道。

“朝廷休养生息已经十年,元气已经大为恢复,若总是以退避为上,一味免战,则有可能错失良机,积重难返。今日和元族不宣而战,就是要打破这个僵局,重整我大庆旗鼓!”秦光声音压得很低,刚能让两个人听到。

“好好。”苏淋掏耳朵道,“元族敲人脑腌人肉,侵我疆土鱼肉百姓,我方一味退让如今已经退无可退。你说这么多,我还有什么好说,民心所向大势所趋,我这个呼伦县知府岂不是应该让贤了?”

身边有小孩子跑过,稚嫩的声音唱着新编的童谣:

秦家军,藏锋芒,夜烧军粮。

并入我,大庆军,虎添翅膀。

一朝战,一报捷,复我疆场。

驱外辱,攘夷狄,中华自强。

(韵律来自陈天华《猛回头》,原谅我写出这么一段东西吧……)

父母官,官不大,却因“父母”二字,而有了一种不可推脱的责任感。

“呐,秦光,我跟你说一个故事吧。”说是询问其实并不是,苏淋自顾自说下去,“皇帝被人劫持,刺客开出条件,要用他交换边疆五十座城池,否则就要杀掉国君。这一边是骨肉亲情,一边是国家利益,身为太子,本就身份尴尬,在这个节骨眼上实在是不好抉择,就算选了边疆城池,到时候也难免落下一个弑父的骂名。”

“那太子亲自上弓,边上边说,我身为太子,不能置百姓于不义,若是非要有人担一个骂名,那就全部冲着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