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1 / 2)

红妆 苏允时罗煜卿 2266 字 16天前

箫鼓声声年关近,不望新春望旧年。讽他目光短浅不识抬举,未免太直接了些。

越往南走,城镇越大,驻守士兵越多,攻城也就越艰难。

所幸南征一路也打开了部分交通线,粮草供应什么的终于恢复了正常,一顿饭几粒米的日子终于告终。

河阴县,遥遥相望可以看见西平县的城楼,而隔河相望的武阳县,已经飘起了龙旗。

没有时间了,渭水不是天堑,秦琼带兵攻过来要不了两日的时间,丢了西平,就丢了地利。

河阴县守城武将杨世宝,早早的听得了消息,关了城门放了弓箭手,一副誓与叛军斗争到底的架势。

“说起来,河阴县还算是我的老家呢。”苏允时瞅瞅紧闭的城门,“没想到还是他杨世宝当家,我当年还打过他儿子。”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高远梗起脖子,别别扭扭的拽了一句唐诗。

“那杨世宝贪财,他现在作出这副样子,无非是想要借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向秦琼邀功罢了。”苏允时分析道,“将军不妨利诱,他是德帝五年的武状元,一直怀才不遇呢。”

临战前夕,河阴县投诚,开城门迎南征军入城。

大军在河阴县不敢稍做休息,高远轻装带兵五百,准备夜袭西平县。

“将军,将军,”杨世宝果然够势力,立时上来巴结,“以后的新主,是不是九王爷?将军也帮我介绍介绍?”

“不是九王爷,是那个,”像高远那个方向努了努嘴,罗煜卿面露无奈之色,“那个缠在高提督身边依依惜别的,秦光的儿子。”

“啊?”杨世宝果然圆滑,马上敛住了吃惊的表情,谄媚的笑着退了下去。

高远带着的那五百人出发后,另有十几人趁着暮色从河阴县出发,目标却不是西平县的城门,而是绕到了荒山野地里。

渭水泥沙甚多,长年累月垫高了河床,导致西平县整个县城地势都低于渭河,水在头上流。

现在又正值春汛,水够多!

五百人按兵不动,只等一声巨响。

巨响过后,便是地动山摇。渭河决堤,河水倒灌入西平县南部!

巨响过后罗煜卿从地上抬起头来,脸上沾了泥巴草屑,“炸了?”

苏允时刚才显然忘了捂耳朵,一时间听力还难以恢复,大着嗓门回了一句:“是炸了!”

南部遭水淹,一时间整个县城都惶惶不安,临近南部的村落更是举家搬迁,那水位还在一点一点地涨。

“将军,城门那里来了很多平民,要求开城门出去避难。”守城将士急报。

“抵住城门,不许放人出去。”说是忠臣,果然赤胆忠心。

“是!”将士领命,却不动。

“你傻了吗?还不快传令下去!”

“将军,”将士缓缓抬起头,表情恭敬,“小的是西平县人,这里的将士,大部分都是西平县人,恕难从命。”

少顷,城门大开,难民争先恐后鱼贯而出。

“上!”高远一挥手,数条身影如鬼魅般混入了奔逃的难民中。

第二十章

西平县城攻陷,只在一朝一夕。攻城成功那日罗煜卿登上眺望台,恰好就看见苏允时在那里,单薄的衣衫被风刮得紧紧贴在身上,好一副风萧萧兮易水寒。

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隔河相望的是武阳县城楼。风大吹起河上的烟波,模模糊糊看不真切,只有那一抹明黄色的龙旗,隐约可见在城头上翻飞。

“风大,我可不认为你在这里登高望远。”罗煜卿过去把他包进自己的披风里,嘴里不忘揶揄两句。

“我在想,当年我辅佐秦琼的时候,从来没想到我能和他走到今天这个地步。”苏允时轻叹一口气,往罗煜卿袍子里缩缩,“说起来,其实也没什么深仇大恨的样子,到底至不至于……”

罗煜卿看向他紧锁的眉:“为了秦光冲冠一怒?倒也不尽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