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2 / 5)

倒是很热情,见灵儿的碗空了,便又准备去锅里舀,灵儿说:“婶子,我吃饱了。”寡妇说:“我看你也没吃饱,别客气,吃饱了上炕好好睡一觉,这里没甚外人,咳!看到你啊,我就想起了我的姑娘。”寡妇叨唠着又给灵儿舀了半碗玉米粥,递给灵儿,自己也端起了碗,二人边吃边聊了起来。寡妇说:“我是穷人嘴直,也没有问你是哪人,要到甚地方去。”灵儿说:“我是咱太原人,想去景灵外婆家。”寡妇说:“看你打扮就不像个穷人家的人,你一个闺女家出门,一定是逃婚了吧。”

说到逃婚,灵儿却不知该如何回答,寡妇这时又说话了:“我那闺女也是他爹在世时订的婚事,和你一样不听话,咳!咱们女人都是这样过来的,这都是命啊。”灵儿说:“婶子,我,我……”寡妇又说:“哦,咱不说这些,闺女啊,你长得真俊,也讨人喜欢,只是出门穿得有点显眼,这里离景灵城还远,这世道,咳!”灵儿点着头说:“婶子,我想用我的衣服换你一件行吗?”寡妇笑着说:“真是个傻姑娘,我的破衣服十件也顶不上你一件,别说换了,只要你不嫌弃,给你件我姑娘以前穿的衣服就是了。嗯,你的衣服真好,我这一辈子别说穿,就是见也没有见过啊!”她说着在破旧的柜子里翻出了一件挂了补丁的旧衣服,和蔼地说:“姑娘,你试试看合适不合适。”灵儿脱了她那耀眼的绸缎衫,穿上了寡妇给她的旧布衣,扭看着说:“婶子,合适哎。”寡妇开心地笑了。

这是和景灵西南方交界的一个小山村。吃过饭后,灵儿躺在了寡妇家的热炕上睡了过去,这一闭眼醒来就到了黄昏时分。晚饭后,灵儿躺在寡妇的热炕上,思寻着她的后路。

家乡真好,跟随皇室进入雁门关,当看到山坡上那飘零的枫叶时,灵儿似乎就闻到了家乡的味道,在太原伴驾二十一天,她就惦记着那条从小玩耍的柳巷街,但却一刻也不敢离开太后半步。

也许这是天意,想想那些死去的宫女,虽然自己无意逃离,但毕竟活着,比她们幸运多了。灵儿想。

兴隆街上

先前,景灵县最有名的一条街是兴隆街,这条街住着常家和岳家两家人。清初时,常三喜和岳怀义为谋生,二人至东北三座塔租地种菜、种豆类。后二人与一当地人合伙,用所种之豆磨成豆腐,自己做卖,由于他们做的豆腐细嫩可口,生意日趋兴旺,后扩大规模,他们每天磨十桌豆腐五百余斤,雇人销往附近各地,同时还用豆腐渣养了百十余头猪,辛苦经营多年,日渐发达。这时,原合伙人提出分开各自经营,常三喜和岳怀义经营后,由磨豆腐、养猪,又发展到用高粱酿酒,酿醋,开杂货铺,后来他俩又兼并了原合伙人的生意。随着三座塔地方的繁荣,人口的增多,清廷设立了朝阳县,而常三喜和岳怀义在该地早已开办有商铺。此后,二人又将商号开办到赤峰、凌源及建昌等地,经营范围也扩展为杂货业、典当业、酿酒、酿醋业,后来至沈阳、四平、锦州等地设立商号。这时,常三喜和岳怀义已是关外大商。清兵入关后,常三喜和岳怀义也向关内发展。他俩首先在原籍设号,继设号于华北、西北各商埠。二人致富后,资产分开,不过在商业上仍合资经营,各出资本15万两,组成总管理处,称“常岳合”。不过两家各有堂名,常家堂号是馨宜泉,岳家堂号是德玉泉。他们合资办的商业,百多年后,到他们的后代人在道光、咸丰年间时达到鼎盛,当时他们的商号遍布济南、徐州、兰州、太原、天津、北京、沈阳、锦州、四平、张家口、黎城、屯留、太谷、长子、榆次等地,在新疆、库伦及莫斯科、伊尔库次克等地也有他们的商号。也就在常明坤和岳凯旋的父亲那一辈,两家开始渐渐疏远,到岳凯旋和常明坤执掌各自的堂号时,德玉泉如日中天,馨宜泉却日趋滑坡、溃于一旦,在潦倒中度日。

景灵镇,灵儿唯一的希望是能寻找到外公家人,有个落脚之处。景灵镇兴隆街,这里已经不是十年前的景象。灵儿胳臂挎着一个用破布包着的包袱在大街上徘徊着。

五岁的时候她随母亲曾经来景灵小住,十年前的记忆对她来说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