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听出做法之后,多家政府单位都联系上了‘家乡菜’,想要批量购买火锅底料。
鲁巧春在前台,电话都快要接不过来了。
短短两周,火锅底料的日营业额就超过了饭店的日流水。
林萋萋拿着账本感叹,“还是方便食品更好赚钱呀!”
毕竟饭店的接待量是有限的,但方便食品,一旦销路被打开,那市场可就大了。
为了给这些政府企事业单位供货,她的工厂现在干脆实行了三班倒制度。
机器24小时不休息。
工人的工作时间依旧是八个小时,只不过调整了时间,加上了早班和晚班。
为了更加公平,早班和晚班的工时会更贵一些,一点都不缺人。
既然速食卖得这么好,林萋萋决定在浓汤宝出来之前,她要先去打一波广告。
现在电视机在城里已经越来越普及了,大多数家庭都能买得起。
即使买不起彩色的也有黑白的。
今年的春晚过后,林萋萋天天都能听见,周围的人在唱。
“你就像那一把火…”
那她不去打一波电视广告,不就落伍了。
这次她不仅要在江城打广告,还要把广告打到全国去。
简玉书最近有事没事就往‘家乡菜’跑。
对象太忙,他不主动过来,那什么时候才能谈上恋爱。
两人明明手拉手在一起坐着,林萋萋忽然就聊起了事业规划。
他叹了一口气,那还能怎么办?宠着呗。
“行!我们在中央电视台打广告。”
“那我明天就是给你联系?”
第114章 家乡菜?家乡莱?
广告片林萋萋打算给两个产品都拍。
拍一支长的,专题形式的,投放在江城电视台的美食专栏节目里。
在拍摄一支短的,就投放在央视。
长的专题片,直接请江城电视台的团队就行。
从产品的选材,研发,以及工厂内部生产环节都要拍到。
姜英卓作为主厨肯定是要出镜的。
他穿着一身崭新的厨师服,紧张地念叨着台词,“要熬出一锅美味的高汤……”
林萋萋看着那有些颤抖的背影,觉得自己是不是有点虐待五旬老人了。
可真到了拍摄的时候,只要往灶台前面一站,姜英卓刚才那种紧张的情绪又一下就散掉了。
厨艺好像已经融入了他的生命。
他从容不迫地对着镜头讲述各种辣椒的区别,或者如何熬煮一锅香而不油腻的鸡汤。
尤其是需要上手操作的部分,那专业的刀工,利落的颠勺,更是让人觉得伤心悦目。
拍摄人员觉得后期都不需要剪辑,每一个镜头都能直接使用。
短片的拍摄则复杂了许多。
林萋萋特意找了沪市的一家广告公司进行制作。
她想要一些特效动画,就自己写了脚本,还画了分镜头表。
广告公司的总监看了脚本之后,又兴奋又发愁。
兴奋的是,这么优秀的创意,还要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他们很有可能会在行业里一炮而红。
发愁的是,这脚本看起来就很难制作。
林萋萋想要采取真人拍摄和特效动画相结合的方式。
大厨在熬煮一锅高汤,丰富的食材从空中飞入锅里,大厨陶醉地品尝高汤,接着高汤的汁液飞起,浓缩在一盒小小的浓汤宝中。
再由一个主妇拆开,将浓汤宝制作成一道道美味佳肴。
在这个电脑特效还不发达的年代,有两个镜头非常难处理。
但总监最终还是接下了这个挑战。
“小林老板,给我们一些时间,我们一定能交出一个让你满意的作品。”
反正浓汤宝的生产还在实验阶段,时间并不算很紧张,就让广告公司折腾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