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5 / 5)

“将军百战声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诗人心绪难平,此意直承上阙末两句而来。将军,指汉将军李陵。他身经百战,功名赫赫。后来为保全部将投降匈奴,却让皇帝震怒,身败名裂。后来同苏武长别时仍不忘故国。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无尽悲戚感慨。“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燕国荆轲易水别太子丹西去刺秦,别时悲歌未尽,远远闻于萧萧西风之中。下阕前四句引壮士之悲,写自己虽则备受排挤,却仍有一颗不忘报国的拳拳之心。“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诗人思绪从对历史和自己遭遇的思索中回来。如果鸟儿们也能明白如此之多的苦恨悲愁,应当不啼清泪而啼血吧?此句亦引杜鹃啼血之典。此悲因鸟啼而起,此处亦以鸟啼做结,既呼应开头,又使悲意更进一层。“谁共我,醉明月。”最末一句将此愁进一步升华。此时才让人恍然明白送别之意。十二弟远行,此后悲吟还有谁听取?今夜与我共醉的,是那耳中鸟啼,还是心中往事,抑或是眼中那一轮明月呢?明月如美玉无人识得,孤悬于浩浩天地。也许只有明月才是诗人的知己和寄托,才能慰籍诗人心中那难以抹去的伤痕吧。此句读来有若灵魂在高处,孤独远行而不知何归。

词中鹈鴂声、鹧鸪声、杜鹃声,声声如泣血,马上琵琶悲切声远,兼有西风呜咽,悲歌彻于天际,声声相接,撼人心魄;绿树寒碧之色,关塞黑影、宫阙金辉,衣冠胜雪白,杜鹃泣血赤,种种惊心之色,纷至沓来,让人如眼见其悲。这既是前面所说的“多现炫目之色,发聩之声,以辅拔峭之言,慷慨之气”。真是字字有悲意,兼之境界高远,情致深沉,是为“语语有境界”。而词似不刻意安排而章法自成,意蕴流转,承接呼应,错落有致,是为“章法绝妙”。这是稼轩性情所致,不是能学得来的。所以老王才说:“然非有意为之,故后人不能学也。”

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