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父子俩终究更担心的还是至今尚未传出出宫消息的陈善昭。尽管这些日子章晗行事如常,除却不沾荤腥之外,就连说笑也一如往日,可他们就是没法放下心来。待到第二日送妆之日,前来送妆的全都是自告奋勇前来的军中袍泽故旧,可他正等着赵王府催妆的内侍时,外头却突然传来了大呼小叫的声音。

“东安郡王带着几个军中儿郎亲自来催妆了!”

上一次陈善昭自告奋勇带人去给淄王陈榕催妆,这一次却是东安郡王亲自来,俱是和往日礼制不符。但如今也没人顾得上这些,催妆的羊酒以及果盒到了之后,章晟便亲自带着人预备送妆事宜。然而,他正忙得不可开交,突然有人到背后耳语了一阵子,他连忙抛下东西快步出了院子,果然是看到一身郡王冠服的东安郡王陈善嘉在那儿来回踱着步子。

“郡王……”

“章晟!”陈善嘉快步走上前来,迟疑了好一会儿,他才低声开口说道,“大哥到现在还没醒过来,明日的亲迎恐怕也是不能出场……父王亲自去宫中和皇爷爷商量过,皇爷爷亲口说,明日把大哥送回王府,请四弟代为迎亲。”说到这里,他知道章晟会是个什么表情,咬了咬牙便一字一句地说道,“我进宫去看过大哥好几回了,太医院那些家伙说是脑袋受到撞击,所以一时不能清醒,但应该不会有大碍的……不,是醒过来之后,就绝不会有大碍的!”

见陈善嘉说到最后已经是眼睛红了,章晟想到这位东安郡王平日说起话来,最为尊敬的便是赵王世子这位大哥,再想想自己和妹妹虽则分别多年,亦是感情深厚,他到了嘴边的讥刺便不知不觉吞了回去。

事到如今,便只有看妹妹和赵王世子能不能挣得过命!

第一百四十九章 迎亲(上)

从一大清早开始,乾清宫便开始忙碌了起来。这些天来,皇帝一直都在乾清宫,未曾幸过任何一位妃嫔,甚至连往日常常去顾淑妃和惠妃敬妃那儿坐坐聊聊天都暂时断了。整日里出入乾清宫最多的不是那些太监宫女,而是太医院的那些御医太医。这一日,这浩浩荡荡一大群太医院的官老爷们又都涌了过来,一个个都是陪着十万分小心。

因为这一天正是赵王世子陈善昭成亲大喜的日子,可现如今人却还没醒过来!天知道这些天从乾清宫的宫女太监到他们,有哪个敢发出半点不该发出的声响?从上到下,谁都怕打扰了赵王世子的静养!

“小心些,千万小心些!”

午后时分,李忠亲自跟在后头连声嘱咐,直到陈善昭被人小心翼翼地送上了特制的肩舆,下头铺着厚厚的熊皮褥子,上头又盖上了厚实的锦被和毯子,四个最身强力壮的太监一声低喝抬起了肩舆,他才快步上了台阶回到正殿前,冲着满脸复杂表情的皇帝躬了躬身。

“皇上,时辰差不多了……”

“那就起行吧。”

皇帝淡淡地吩咐了一句,心里却浮现出了那时候陈善昭满头满脸的鲜血,却依旧不依不饶在那儿陈情的样子。送来京城就读的亲王世子并不止那一个,肯用心读书的,也不止陈善昭一个,可长久以来,别人都是拿他当成皇帝来敬,只有陈善昭有时候会把他当成祖父来爱,这些东西别人体味不出来,他身为当事人,却能够看得清清楚楚。所以,对于这个书呆子,他自然能够多上几分容忍,可这一次,那怒火却偏偏冲昏了他的理智!

眼看李忠答应一声就要下台阶,皇帝便喃喃自语叹了一声:“那个章晗确实不错,倒配得上他……希望真能借此次的喜气冲一冲……”

堂堂天子甚至说起了冲喜的话来了,李忠只能当成没听见似的,慌忙快步下了台阶。等到他和一众太监护送着人出了玄武门,立时便有早就备好的一辆马车停在那儿,他亲自指挥着人将陈善昭搬了上去,这才让人驾起马车徐徐往北安门而去。

尽管这一路上已经事先用黄土垫道,但难免会遇到颠簸,每次一颠簸,李忠就感觉一颗心忍不住颤动一回。这一路简直只比肩舆的速度稍快一丁点,待到好容易从玄武门一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