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延秀目不转睛的看着她,直到他看到她额头上那朵若隐若现的牡丹花胎记,他才明白,他看到了太平公主,那个传说中最美的女人。她的神情很冷淡,似乎对一切都不在意,她站在那丛随风飘扬的柳枝下,淡淡的阳光在不断的进行光影交换。
武延秀目瞪口呆的看着她,只觉身子轻飘飘的,不知身在何处。很快,一个大红的身影出现在太平身边,他的脸上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但一回眸、一举手都带着对太平的深情,武延秀从未对男子动过心,但他却被这个男子打动了,他长身玉立、风度翩翩,让人不自禁的想亲近他。
武延秀呆立了很久,才认出原来那男子竟是武延宁,三年未见,他长高了,长得更潇洒、更英俊,也更出类拔萃了,他脸上的稚气已渐渐褪去,一种成熟的男人的稳重不时出现在他神情间,武延秀有些嫉妒的想,他也许更吸引女人的注意了。
武延秀正想上前,却见武延宁轻轻扶着太平走向洛河旁一艘普通的小船,武延秀不由自主的跟随着他们脚步,他们很亲密,不时低声议论着什么。
武延秀见太平不时侧过脸注视武延宁,她的脸上有一种他从未见过的柔情,尽管她看的人不是他,但他的心仍被她目光中的温柔所感动。
很快,他们上了那艘船舱周围挂着纱帘的小船,武延秀停下了脚步,他站在岸边,呆呆的凝望着船舱里的武延宁和太平,不知过了多久,他似乎听到一阵悦耳的乐曲缓缓吹起,太平抚琴相伴,那缠绵、清幽的乐声让岸边踏春的人群驻足聆听,武延秀听得呆了。
直到乐音消失,才清醒过来。河里空荡荡的,只有微寒的风吹起那一圈圈的涟漪。武延秀有些惆怅的回过身,无意中却看见临淄王李隆基神色复杂的站在不远处,呆呆的看着洛河对岸,不知在想什么。他脸上的神情冷酷而无情,让武延秀不自禁打了个寒战,他偷偷的避开他,挥手向随从示意,逃一般的离开了洛河。
武则天看着英气勃发的武延宁,有些感慨的说:“延宁,你长大了,朕三年都没看到你和太平了。”
武延宁笑道:“皇上,延宁来接您回洛阳,其实在延宁看来,皇上几乎与三年前一模一样,这三年的岁月在皇上身上找不到任何痕迹。”
武则天道:“延宁,你不用安慰朕,朕知道自己老了,即使是朕也无法逃过岁月。太平好吗?”
武延宁道:“公主很好,公主在洛阳等侍皇上。她请人修了一座宫殿,在您的寝宫附近,那里挂满了皇上最喜爱的紫水晶做的风灯,园中种满了奇花异卉,更妙的是,公主命人开凿了一眼活泉斜斜从园中蜿蜒而过,在园的正中,是一个水池,种了几棵天竺的金莲,皇上,那莲花很快就要开花了,您回到洛阳便可看到。”
武则天笑道:“听起来很美,朕也想快点回到洛阳,可在回去之前,朕要去乾陵,去看看先帝和太宗皇帝。延宁,你陪朕去吧。就你一个人,朕想安安静静的呆在那里。”
正文 第八章 第八节 心迹
武延宁有些疑惑的看着武则天已呈老态的脸,他突然明白了一个老人的心态:她要给自己找最后的安息地。
武延宁有些犹豫,他知道这样一来,必定要耽搁很长的时间,他告诉太平一个月之内便回洛阳,他正要想办法推脱,却听武则天道:“延宁,钶儿好吗?朕很想见见他,他长得和太平小时候一个样子。你哥哥回洛阳一年多了,听说一直和你们住在一起,朕赐了一所府邸给他,他也不要。你们兄弟俩一个脾气,谁也不舍得离开太平。好了,延宁,你下去准备吧。我们明天启程去乾陵。”
武延宁无计可施,无奈的跪下行礼,慢慢的退出了武则天的寝宫。他见上官婉儿勿勿的赶来,正想避开她,却听她远远的唤他,“延宁。”他只得站住,满脸堆笑的看着她。三年漫长的岁月中,他几乎把她忘怀了,只有太平在回忆起李重润和惠仙公主时会提到她,他常常看到太平眼中对她的恐惧和厌恶,他因此而厌恶了她。
上官婉儿终于站到了武延宁身旁,她平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