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1 / 2)

“臣不才,随大军开拔数月,直到如今才堪堪得了,臣自边境马不停蹄回来向陛下禀告。”

他依然跪的笔直,上位者居高临下,闻言呵呵一笑:“爱卿此次立此大功,文武百官都说朕该赏你,你说说,想让朕赏你什么?”

语气温和,手上却连虚扶的假动作都没有,不得不说,他享受这种俯视的感觉。

跪着的人似乎是早已经习惯了,保持着笔直的跪姿,眼底无欲无求:“臣不过一个监军,何来的功劳之说,更何况为国家大事,不应贪图奖赏。”

“你有这份心,也不枉朕这些年对你的提拔,只是这论功行赏可没有什么要不要的道理……司漕千户今日对朕说,丞相你年岁不小了,想朕在京城贵女圈中为你指一门婚事。”

皇帝说这话是语气平静,却让低着头的人心头一跳。

--------------------

内个,你们别误会……

第46章 百世之缘10

皇帝垂眸,只能看到他发顶上戴得端正的乌纱帽和那下面坚毅的侧脸,卷翘微长的睫毛扑闪着,被自然光在眼睑的位置投下一片阴影。

那双深邃的眼眸就藏在这样一张暖床里,即使敛去所有光芒也让人无法真正放下心来。

时间持续了许久,久到承受全身重量的膝盖已经开始发麻,但他却面色如常。

“臣,一介布衣能有今日之成就,是陛下抬爱,而今国事未定,怎可轻论儿女情长。”因身体不适而有些发白的薄唇轻启,冷淡的音色缓缓吐出高位上那人想听到的话。

……

小筑径短,不过抬眼便到尽头,才起身没多久的人再次躬身:“方才之事,待一切尘埃落定,全凭陛下定夺。”

一身明黄的人笑着挥了挥手,朱红大门在他身后缓缓合上。

一直守在小筑外的参军王庆平焦急地踱来踱去,听到门开的声音急忙上前察看。

“大人如何,那……陛下没有为难您吧?”

他使了个眼色,王庆平立马会意,噤了声跟在他身后,熟悉地穿过一条条雕梁画栋的廊道,二人终于在正午时分出了宫门。

终于得以喘了一口气,一身官袍的人毫不犹豫扯下头上的乌纱帽,似有所感般回头看了眼方才出来的地方。

那巍峨宫门像是一道界碑,将内外分隔成两个世界,高大的宫墙遮天蔽日,硬生生将人世间最自然的光彩都遮盖一空,只剩下无边无际的压抑。

“无碍,他现在还要用我,自然对我百般忍让。”一辆低调朴素的马车行驶在京城的主干道上,但此时若是有懂行的人在的话,便能一眼看出来,那看似毫不起眼的车架,所用却是上好的黄花梨木。

马车缓缓行驶在大道上,良好的性能让人感觉不到丝毫颠簸,车上的人闭目养神,依然冷淡的声音中隐隐有一丝压抑不住的厌恶。

马车空间虽然不大,但容下两个成年男子还是绰绰有余的,王庆平坐在对面,看向他的神色有些复杂。

天子善猜忌,讲求制衡,面前的人是他这十年来用得最顺手的利剑,为他铲除异己,背锅卖命,若不是这人头脑稍微好点,只怕根本活不到今日,遑论成为一国宰相,权倾朝野。

无奈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今日之事,十有八九触碰到了那位对于一把剑的底线……

“对了,我那两位故人如何了?”那人曲起手指抵在太阳穴上,有些故作放松地开口,同时另一只手漫不经心地去掀起那一小角的车帘。。

他口中的两位故人,是今日回程于京郊遇见的,或许真的是许多年未见的故友,王庆平并不认识,但闻言还是认真回道:

“大人放心,末将已将二位先生安排在丞相府最好的厢房,您现下,要回去见一见吗?”

“天色已晚,便不打扰了,”对方轻轻放下车帘,轻声低喃了一句:“要下雨了,陪我到城外接个人吧。”

*

脱力后大雨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