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掩饰的轻蔑, 从齿缝里挤出三个字:“小、杂、种!”
周应淮手上的力度未减,微微俯身:“这么多年了, 你还是只会这一套。”
他的表情冷静得可怕,却让周复恍然间回想起二十年前, 他初次见到周应淮的场景。
那年他才十二岁,如往常般放学回家, 刚推开客厅大门,就看见出差归来的父亲站在落地窗前,手里牵着一个七八岁的陌生男孩。
“小复,这是你弟弟。”
父亲是这样和他介绍的。
小男孩安静地站着,就算是抬头看人,也一副古井无波的表情
和现在一模一样。
周复已经快要不记得,自己的憎恨从何而来了。
对于他这种家世的孩子来说,婚外情、私生子寻常得就如家常便饭,就如与他交好的几个家境相当的朋友,上一辈丑闻不断,在外依旧光鲜亮丽。
而周复的父母更是典型的商业联姻,感情更是说不上好,只是周母是个极要面子的,她允许周父在外有各种莺莺燕燕,也默许他养着几个情妇,但唯独坚持一点,就是不能闹出私生子来。
严防死守之下,还是不免有条漏网之鱼,他不知道父母是如何商议的,但周应淮最终还是留了下来。周母没有刻意薄待他,只是把他当空气,周复自己就更无所谓了,看周应淮就像是看阿猫阿狗,连多余的眼神都懒得给。
那是什么时候开始产生变化的呢?是周应淮展现出超乎年龄的聪慧时?还是父亲对他另眼相待,亲自带到书房教导时?当周复意识到,这个不被他放在眼里的瘦弱小孩,或许有朝一日也会成为他的强劲对手时,一股前所未有的危机感便攀上脊背。
于是他开始暗暗使绊子,先是故意辞退了对周应淮多有照拂的保姆阿姨,又在学校刻意散播其私生子的身份,让老师同学都对他投以异样的目光。
后来就发展到了,只要是周应淮的东西,无论是不值钱的玩具,还是逢年过节长辈分发的礼物,他宁愿毁掉都不想让对方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