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处离自己家尚算得上有些距离,姜离如何也想不通,当年的自己为何会孤身一人来到此处。
直到一日清晨,她看见姜馨跌跌撞撞去够桌上的饭碗,下意识地用手掌一拽她幼小的身体,惊呼道:“小心!”
那碗被姜馨扯得跌落在地,溅了一地滚烫白粥,姜馨怔了怔,满脸都是闯祸了的害怕模样:“姐姐,我以为里头是空的……”
“没事没事,”姜离搓了搓她小脸,又掰着手细细检查一通,松了口气,“幸好没烫着……”
电光火石间,姜离想起来了。
正是因为记忆中有相似的一幕,她才会反应极快地去拉开姜馨!当年姜馨因为白粥烫伤,她为妹妹采药,才会去到悬崖边。
姜离心里砰砰狂跳,几乎要喘息不过来,她蹲下身慢慢收拾了打碎的碗碟,站起身,脸色变幻莫测。
要救吗?
不救吗?
若是不救,大晋一日无主,就有被突厥进犯的危险,莫说杏花谷难以找寻,以那些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姿态,迟早他们家的安宁会被打破。
若是救了,她又怎能保证自己能够脱身于前世的结果?
一直纠结到日落西沉,申时早已过去了,姜离站起身,戴好幕离,匆匆嘱咐姜馨:“莫要乱跑,姐姐马上就回来。”
她只是去看一眼,姜离心想。
无论萧北桓是个怎样的人,姜离都不得不承认,他将大晋治理得极好,甚至已然做到了书中所说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而在她死前,他甚至已然有了处置那与大晋积怨已久的突厥族的想法,现在想来,应该已经成功了吧。
他姑且算得上是个明君,若是死在这里,兴许大晋会更加水深火热。
只是思索了这么长时间,姜离到达此处时,却发现并没有那个熟悉的身影。
她心中微微一惊,但前世的记忆告诉她就是在这一天,她捡到了身负重伤的大晋新帝,为他治病、疗伤,最后付出了自己的满腔真心。
现下暮野四合,荒无人烟。
姜离不知哪里出了差池,漫无目的地搜寻了一番,半晌后她的目光落在草丛间,那儿静静地躺着一块玉佩。
她的心中一颤,恐惧随即如影随形,缠绕上她的呼吸和身体。
这是萧北桓的玉佩。
他戴惯了的,母妃送给他的玉佩,上面雕着麒麟的祥文,一见便知是皇家之物。
玉佩在此处,只能说明一件事。
萧北桓曾来过。
第十六章
姜离呼吸一滞,蹲下身伸手将其捡起,那质地温润而沁凉,还残余着一丝血迹。
周围还有几个脚印杂乱无章,姜离皱起眉,想不通为何与前世大不相同。
她来得不算太晚,而萧北桓伤势定然不轻,此时绝不可能自行离开,除非有人在她之前发现了萧北桓。
姜离蓦然松了口气,只将玉佩胡乱塞进自己袖口,趁着天色还未完全暗下去快步跑回了家。
不管是谁捡到了萧北桓,只要他不死,大晋迟早有一日会迎回新帝。只是这玉佩……她袖口挨着玉佩的地方发烫,好似警告。
萧北桓十分重视,总有一天会回头来捡的。
又过了几天平静日子,姜离整日心惊胆战,生怕让双亲发现玉佩询问来历,她没办法交代。
幸好只有姜馨在睡觉的时候看见了,圆溜溜的眼睛盯了好一会儿,姜离捂住她的脸把她摁倒在榻间:“睡觉。”
“姐姐,这是什么?”
“你管呢,”姜离没心情哄小孩,看姜馨瘪嘴要叫,她慌张地塞到她手心,“行行行,看一会儿睡觉。”
姜馨翻来覆去看了看,还准备往嘴里塞,姜离制止了,她便了无兴趣地还给了她:“又不是好吃的。”
本以为这样平平淡淡的时间会很长,可姜离在山上放着牛时,看见杏花谷入口拥着一群人时,心底瞬间有了不妙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