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节(3 / 7)

龙啸大明 木林森 13264 字 1个月前

,他知道在另一时空里,南明的弘光朝廷灭亡之后,先后有不下十个朱氏的后裔被推立出来,或称帝、或监国,继续抵抗清军,其中以鲁王、唐王、桂王比较出名。因此也点了点头,道:“阁老所言有理,只是阁老属意何人?”

史可法和吴甡互相看了一眼,吴甡道:“我们以为潞王可以为君。”

潞王名叫朱常淓,在朱由崧继位之前,是东林党属意的拥立对像。在另一时空里,弘光政权覆灭后,他曾在杭州被明朝大臣推为监国。但没坐稳几天位置,就被清军攻至杭州,立马就投降了。然后被押解至北京。第二年五月,被杀于北京。因为他出头的时间太短,没有什么鲁王、唐王、桂王出名。因此做为东林一系的史可法和吴甡,在朱由崧死后,首先就想到拥立潞王为帝。

当然对商毅来说,立谁都没关纟,因此也道:“拥立大事,不是在下所能言,就由两位阁老做主吧,但不知潞王现在何处?”

史可法和吴甡见商毅没有反对,也松了一口气,史可法道:“就安置在徽州。”

吴甡道:“国不可一日无君,而且迟则生变,我和宪之商议,打算马上就离南京,赶往徽州,去迎请潞王到杭州继位为帝,然后号招整个南方,同共抵抗清军。”

商毅又点了点头,如果把潞王接到杭州,就等于是控制在自己的手心里,那么正好也可以玩一把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也不错,于是道:“两位阁老所言极是,只是现在南京城外都被清军封锁,只有水路可通。我会马上安排船只,送你们离开南京,绕道浙江,到徽州去迎请潞王到杭州来。只是现在战事紧急,我在这里暂时也脱不开身,只能有劳两位阁老了。”

史可法忙道:“南京的战事要紧,以恒不必为他事分心,这些事情就由我们来做吧。”

这时进攻龙山船厂的舰队已经归来,商毅立刻让黄震安排,把毎一条船上的作战士兵都留下来,做为守卫南京的预备军,同然后请史可法、吴甡等官员带着朱由崧的灵柩上船,离开南京。另外现在在南京城的西北地区,还聚集着十几万百姓,因为现在南京己经成为战场,百姓们也不敢在这里停留,因此商毅也打算把他们都送到浙江去安居。跟着史可法、吴甡等官员一起运走的,是第一批南京的百姓。

第三卷 离乱篇 第二四零章 南京的新格局下

虽然现在清军实际控制南京的地区只有三成左右,但最重要的东城却被清军占领,这里包括皇城、六部、九寺、五军留守司、内府储厍等等重要的机构,还有大部官员的住所。因此阿济格一来到皇宫,就立刻下令,招集南京的所有降官,以及宫中的太监人等来见。

在除夕之变发生以后,因为在从皇宫里逃出来的官员大部官员都住在东城,因此都没来得及逃走,就被清军封锁了东城,结果逃到钟鼓楼去的,只有二十几名官员。

其实众官员从皇宫逃出之后,清军还忙着全面占领皇城,一时并没有顾及到六部九寺,绝大数的官员,其实都还来得及出逃西北区去,但南京被攻破,皇城被占领,大部份的官员都对守住南京失去了信心,同时也认为南明己经灭亡,就算商毅再抵抗下去,也是不自量力之举,挽回不了大局了。因此众官员和商家军分兵之后,以忻城伯赵之龙、保国公朱国弼两人为首,并没有让其他人立刻回家搬请家属,而是聚集众官员一起商议,投降清军,保全自已和家属的性命安全。

这个建议也立刻得到了魏国公徐久爵、隆平侯张拱日、大学士王铎、蔡奕琛、左都御史李沾等几名重要官员的极力赞礼同向清军投降,于是众人就聚集在户部府里,由赵之龙和朱国弼两人为代表,进皇城去与清军接洽投降事宜。当然也有不少官员害怕清军,躲回到自已的府里。

韩岱闻迅之后,也没有表示接纳与否,只说自己要请示英亲王阿济格,才能决定,不过却要求各官员不得妄自行动,并且准备好各种户籍、文案、府库等等名册清军,然后听候指令。

众官员听了之后,心里也都稍稍有些安心,虽然还没有见到阿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