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真是假,蓉县县令未免太过胆大包天。

第215章 独自行动(1)

不论如何,宋清绫想的是先靠近蓉县城门,打探一下情况。

蓉县城内,县衙书房。

房内有两个男人,一人面朝书案而立,年约四十多岁,他微微躬身,目光炯炯,眉眼间含着谄媚的笑意。

在他对面的书案之后,坐着位肥头大耳,肤色黝黑,身着一袭浅绿色官服的男人。

穿官服的男人身姿端正,手持毛笔,于文书上书写。

写完,他将毛笔搁置一旁,稍稍抬眸,通身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事情进展得如何了?”

“大人,一切都按照计划中的在进行,从昨天开始,城门外设立了可办理户籍路引的办事处,成果显著,光一天的功夫,就有十多户人家入城了。”

县令杨安国闻言,略有些惊讶。

十多户,一户人家少说有几口人,十多户加起来起码有几十个人了。

一人交几两,几十个人下来,一天也有数百两的进项了。

杨安国不禁笑了笑,眼中精光流转,他突然想到什么,敛起笑意,微微皱起的眉宇显得更加威严了,不容置喙的语气说:

“抓紧送人过去,前两天出了事,少了很多人,白白耽搁好几日。”

文师爷的腰身又要往下弯了弯,恭敬地道:“今儿还会有人入城,今晚便动手把人送过去。”

见杨安国欲言又止,他抬手往脖子那里比划了一个以刀抹脖子的动作,嗓音低沉下去,“大人放心,那些人的亲人都会清理干净,绝不会留下任何隐患!”

杨安国这才点了点头。

城门之上。

漫天雪花,身着银亮盔甲,手持银枪的士兵列队而站,居高临下地目视前方。

雪花自他们头上飘飘然落下,有的落到红彤彤的鼻尖,不一会儿便随着体温慢慢融化。

城门底下,同样有士兵,他们沿着城门围了三圈,站岗守卫。

士兵队伍前方几十米之外的平地上,每隔一段距离设有一间粥棚。

每间棚子底下都有一口冒着热气的大锅,锅里汤多米少,煮得沸腾鼓泡,有专人拿着木勺给排队的流民施粥。

所有流民手里拿着自己的破碗排队,没轮到的,心急如焚地看向前方,望眼欲穿,排到打了粥的,手遮挡住粥,跑得比兔子还快。

排队领取粥的队伍很长。

百多米之外的一棵大树上,宋清绫眺望对面的城门,她亲眼看见花钱买户籍路引的那几个人顺利通过城门底下的三道士兵防线,进入城门了。

居然真的能进城。

直觉告诉宋清绫,事情应该没有这么简单,略一思索,她决定在城门外再探探情况。

能进城走官道自然是最好的。

绕着走小路,路上不仅有流民团伙,还有山匪,她带着一匹马,犹如是送上门的肥肉。

她跃下树,再次看了一眼排队领粥的队伍。

流民估计有一千五百人左右。

人数不少,每日肯定有新增的,条件艰苦,天灾恶劣,也有人死去。

死的人会更多。

她带着马,实在不宜离流民太近。

宋清绫带着小枣钻进林子,打算给它找个可藏身的洞穴,然后她独自行动打探。

遗憾的是,直到天黑她都没能如愿找到,找是找到了两个,但是洞穴里有人住着。

她已经走到离城门有十里路之远了。

走着走着,宋清绫听到有异响,类似“唔唔”,像是有人的嘴巴被捂住发出的声音。

宋清绫止步,清冷的目光看向发声来源处。

那声音渐行渐远,直至消失。

天色已晚,宋清绫手举火把,她走出这一大片林子。

林子外围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她上山了。

上山途中没再遇到人,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