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宜萱也是这么想的,自家开了食肆,原先那些包子、淀粉肠之类的小吃便是不能再做了。小钱娘子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来特意交好,这样也能近水楼台先得月。

几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将店里打扫干净,等到魏老爹和江婶子、江昱舟三人都下了工,才坐下来吃晚饭。

今日开业第一天,魏老爹赶过来的路上也是极好奇生意做得怎么样。等到饭桌上魏宜茂和赵丰年二人七嘴八舌、绘声绘色地讲起今日干的活的时候,把魏老爹乐得不行。

“好好好,生意好就行。”魏老爹又仔细瞧了瞧魏阿娘的脸色,怕她猛地一干这么多活身子会不会受不了。结果倒挺意外的,魏阿娘气不喘面不虚的,精神竟然一直挺好的。

一大桌子人有说有笑的吃完了晚饭,便提着灯笼一起走着回家去。乌泱泱的一大群人,走起夜路来,一点都不害怕。

就是从魏家食肆回梧桐巷的路真得有点远,连魏宜茂和赵丰年都这么认为,到了家,各自洗洗沾上床就立即睡着了。

第二日难得的,魏宜萱不用早早起来做各种吃食,而是和魏宜芳两个一起去买驴。

买驴也是个技术活,魏宜萱和魏宜芳二人在卖驴的老头介绍下,一连看了不少头驴。

站在驴棚里,瞧着各个槽口前吃草料豆料的一溜串的驴子,魏宜萱简直觉得每只都长得差不多啊。况且这些驴子被养得都挺健硕挺拔的,哪一头看起来都很有力气。

魏宜芳也差不多觉得是这回事,自己出门前还特地问了爹娘和其他几个婶子。都说买驴要那种,腹部充实、前胸宽深、关节强大和肋骨滚圆的,但是这几十头驴都长这样,又壮实又很精神的。

就连每头驴的毛发都油光顺滑、干干净净,一点都不打结,一看就是被精心照料过的。

姐妹二人出门前以为自己做足了买驴功课,哪知一上来一点用武之地都没有。这会瞧着对方的脸色,格外想笑。

那卖驴的老头得意地摸着自己梳的缕缕分明的花白胡须,对着两姐妹道:“怎么样?我小李头卖的驴,都没有说不好的。瞧瞧我这吃的草料豆料。”小李头颇为得意地指给两人看他这儿的驴吃食。

既然如此,魏宜萱来回又转了几圈,瞧中了一只安静嚼着草料的驴。它眨巴着湿漉漉的眼睛,看起来还挺乖巧可爱的,于是就决定要这只长得最好看的。

两人交了钱,领着这头驴回了梧桐巷。一回巷子可就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这小巷子里就没有人养过驴!

驴贵是一回事,养它也麻烦,每日喂它吃的,还得给它铲屎,当然也很占地方。

何婶子在水井旁边打水,瞧见了魏家姐妹二人牵着这头驴回来了,眼睛简直红得有些想滴血了。

她醋溜溜地问道:“萱娘、芳娘,这就买回来了啊?前几日我还当你们开玩笑呢,这么大只家伙,你们那小院子养得下吗?”

何婶子这话问的倒是挺正常的,那魏家的院子确实不大。而且之前为了卖吃食,那柴火都满满当当堆在厨房廊下,再加上又圈了一小块地喂了两只小鸡崽,还有一块小菜圃种了点蒜苗和香葱。

这要是再养一头这么大的驴,那院子里得逼仄成啥样了?何况家里还有小孩呢,那能跑得开吗?

魏宜萱摸了摸驴脑袋,对着何婶子答道:“不劳婶子费心了,自然是有地方养的。”

两人脚步没停,牵着驴拐了个弯走进了巷子里面。何婶子直起腰够着头看,只见两姐妹路过自家门口却没进去,而是将驴牵到了江家院子里!

那江家就两个人住,院子里空荡荡的,可不正适合养头驴吗?!

何婶子哼了一声,一时泄了气,又开始打自己的水。

江家院子里,江昱舟还没去书铺里抄书,这会和魏宜茂一起先将院子里收拾了一通,待会那驴回来了就拴在这块墙角处。

不过这驴也就是晚上才待在这,白天肯定是拴在食肆旁边。刚收拾得差不多了,魏宜茂就见魏宜萱将驴领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