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热情黏人又能干的黄毛得到了食肆里每个人的喜爱,江昱舟除外。
食肆里的生意依旧也稳定,这一日中午客人都陆续散了,魏宜萱闲下来在拨算盘对账本,就瞧见来了一个人影。
是小钱娘子,便和魏宜芳悄悄对了一个眼神,知道她是来干嘛的了。
魏宜萱抬头和小钱娘子打了个招呼,两人就捡了张桌子坐下来随意闲聊。
“我那小摊子还在大相国寺附近呢,今儿也就是天气不好,出了半天就回来了。”不是开集市的日子,那儿的生意就没那么好了。
小钱娘子又说起来自家生意的事,“这阵子,你原先教我的酱香饼,如今好多家都在卖了。不过到底没学到关键的酱料,做出来的味道还是差点。”但是人家卖得便宜啊,而且渐渐也有几家做得不错了。
小钱娘子知道原先魏宜萱摆摊卖的还有其他吃食,所以也就不废话了,径直开口道:“魏娘子,咱们也是老相识了,你那些小吃如今也是不做了,还不如像从前那样卖给我。”
“甭管是你那包子、煎饺还有淀粉肠,我都想学。你开个价给我。”小钱娘子为人豪爽,拍着桌子道:“我指定不给你丢面子。”
魏宜萱也就估摸着小钱娘子也差不多该来了,今日一来果真就是为了自己原先那些小吃方子的。因而便照着从前酱香饼的价钱和小钱娘子商定了几样小吃加在一起总共三十贯钱。
还和从前一样,魏宜萱不仅要给方子还得带着小钱娘子做一遍,得把她给教得差不多才行。好在小钱娘子摆了多年的小摊子,学起这些做法来,极快就上手了。
因而这几日每天下午小钱娘子都往魏家食肆里来,一起和魏宜萱猫在厨房里头学习。不消两天就做出来的滋味就已经很像了,小钱娘子一高兴,顺便也把原先魏宜萱打的太平车和那个饼铛给买走了。
“左右你们如今有了食肆,那车放着也不常用,还有那饼铛也是放了落灰。卖给我,正好拿给我那新进门的弟妹用。”钱婶子一家子老老少少都忙活着在京城各处摆摊子,勤快得很。
小钱娘子拿了一贯钱来,就把这两样东西都带走了。魏宜芳和魏宜茂还颇有些不舍得,这些可都是老搭档了。唯有魏宜萱还记得当初这两样可是从聂叔和丰年爹手里花了九百个钱买来的。用了这么久,竟还卖了一贯钱。
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魏家食肆已经开业一个月了,已是初冬的时节了,如今外头寒风凌冽,刮着人的脸蛋子生疼生疼的。
魏宜茂和赵丰年再要去送盒饭,得先里三层外三层的给自己装备好。今日出门前,魏阿娘拿了一件厚实的带毛围巾给他脖子和鼻嘴都围着,又拿了新做的加绒手衣给他。末了还要在袄子外面罩了一层小披风,绳子系得紧紧的。“这样防风。”
魏宜茂身边的赵丰年也被江婶子如此打扮着,两个当娘的人最见不得小孩子出去冻着了。所以就可劲的给两人穿衣裳,穿的两人愈发圆滚滚起来,走路都有点不顺畅了。
就连要出门去的黄毛得有衣裳穿,还是江婶子亲自给它缝的。拿着魏宜茂小了的几件破袄子改了改尺寸,又用了一块红底黄花布料,做了一件狗衣。
黄毛被逮着穿了这件花花绿绿的衣裳,格外的醒目,格外的好笑。不过它自己却不知道,只知道食肆里的人见了它都笑得开心,于是对于穿衣裳这件事也挺主动的。
两人一狗打扮好了,瞧着都比平时圆了一圈,魏阿娘和江婶子这才放心让他们拉着小推车出去。
后头魏宜芳把之前丰年爹娘送来的几个小铁锅拿了出来,准备洗一洗,就快派上用场了。这几个小铁锅做得像小型的家用炒菜锅,还有两只小耳朵方便拿用。到时候下面炖着小泥炉,上面煮着锅子,一定好吃。
至于魏宜萱呢,也准备出门了。今儿是十月底,得去一趟刘侍郎府上,拿账本给刘夫人瞧一瞧才行。不过魏宜萱也没空着手去,刘夫人爱吃不腻的甜点,这一会魏宜萱做了桂花糕带去。
这回带的桂花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