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能回来早就回来了,在外头做生意的人那么多,哪有十几年不回家的?”
魏宜萱猜测也是。现在想想魏老爹的两个弟兄,死的死,失踪的失踪。魏阿娘的两个姐姐现在似乎也不爱和自己家来往,今年就连小辈也不来拜年了。怪不得总觉得过年的时候爹娘总有些落寞神色呢。
毕竟两人父母都不在了,兄弟姐妹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人到中年各自成了家,关系也大不如前了。
想到这,魏宜萱难免唏嘘了一下,可立即又想到了自己和魏宜芳。现在姐妹俩没嫁人还住在一间屋子里,每日恨不得十二个时辰都待在一起,要是以后魏宜芳也成了婚呢?
一想到魏宜芳可能会成婚,魏宜萱简直有些难以想象。平日里总是有一些正经的魏宜芳会跟什么样的男子在一起呢?
“芳娘,你喜欢什么样的郎君啊?”
第58章 听到这句话,即便是没人看见,魏宜芳的脸色还是微微泛了些红,“问我这……
听到这句话, 即便是没人看见,魏宜芳的脸色还是微微泛了些红,“问我这个干嘛?!”语气里满是气急败坏。
“哎呀呀, 问问嘛,就是好奇。”魏宜萱真的只是好奇, 可不是想着给魏宜芳找一个好人家。这种事得是顺其自然才好, 而且魏宜芳还小着呢。
魏宜萱打了个呵欠,而后觉着脑袋有些发昏继而就睡去了。魏宜芳听着她均匀沉稳的呼吸声渐渐也睡着了。
很快就到了正月十五上元节这一天,吃过午饭后一家人窝在厨房里包汤圆。以前魏宜萱都是买汤圆吃,倒是不怎么包,但是估摸着应该不难。
往糯米粉里加入温水, 用筷子搅拌成絮状,而后就直接上手揉,直到变成一个光滑白胖的大面团。这一步是魏宜芳在做。
买来的黑芝麻煸炒之后,用小石磨磨成细腻的粉状, 往里头加入一勺猪油,滋味就更好了。这是魏老爹和魏宜茂在做。
最后将大面团分成一个个面剂子, 也不用擀面杖, 就用手捏出一个圆窝窝来,把黑芝麻馅加进去。这一步是魏宜萱和魏阿娘在做。
包汤圆的手法可比包饺子简单多了,但是汤圆可吃不下太多,因为这又糯又甜的,多吃几个很容易就腻住了。所以几人就只包了五十来个。
水开了就将一个个雪白可爱的小汤圆扔进去,用锅铲稍微搅动一下,不大一会就一个个浮了起来。
自己包的汤圆虽然难免有些大小不一, 不是那么圆,可是尝起来却觉得更为弹牙香甜。再加上这可是一家人合力做的, 没有人觉得不好吃,还觉得格外有趣。
今晚的重头戏当然是要去街上赏花灯、猜灯谜了。这几日来,整座城各处街巷大大小小搭建了不少座彩楼、灯山。天刚一暗下来,每盏灯笼都渐次被点亮了,照得街道上煌煌如同白昼一般。
魏宜萱、魏宜芳依旧领着梧桐巷子的那几个小孩子出来玩,不过今日家里的大人们也都来了。一是为了凑热闹二也是为了看着点自家小孩。
街上流光溢彩,四处各种形状各种大小的灯笼高高低低地悬吊起来,晃得人眼睛都快花了。
魏宜萱惊叹于工匠人的心灵手巧,眼前的一盏灯看起来足足有一米多长,做成了龙的模样。巧的是长长的尾巴还可以转动,身上的鳞片都是一片片粘上去的,在里头灯光的映照下,活灵活现。
街道两旁满是灯笼,街道中间的人群也是摩肩接踵,挤挤挨挨的都快走不动了。
魏宜萱、魏宜芳和魏宜茂三人走在人群中间,又瞅见了不远处空地上有人摆了好多盏灯笼在搞猜谜活动。也不为着猜灯谜赢灯笼的姐弟三人却是不约而同兴奋起来,抬脚就往那头走去。
搭起来的这几座木头架子上摆了许多有趣别致的灯笼,魏宜茂瞧中了眼前的一盏八条腿的螃蟹灯,做的惟妙惟俏而且还怪大的。魏宜萱还没被眼前的几十盏灯笼给吸引住,却是忽然认出来这摊子的主人,竟然是住在城南客栈的齐举人!
魏宜萱上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