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包多少吃多少,也不预备留着明儿吃了。

等到一个个肚子滚圆的水饺,在一片水汽的沸水中漂了上来之后,就可以用竹笊篱捞出来放到碗里。

荠菜混合着猪肉的水饺,一口咬下去还带着些汁水,口舌之间满满的都是春日的味道。

除了这个之外,魏宜萱还特别爱喝饺子汤,白白的饺子汤带着一股淡淡的饺子面皮味。喝一口觉得舒舒服服的,很是熨帖。

在食肆里吃晚饭的人多,除了魏家五口人还有江婶子和江昱舟,再加上还有赵丰年。而且魏宜茂和赵丰年如今有多能吃,这样老大一个饺子能吃四五十个,所以饺子也足足包了四盖帘。

再过了几日,戴婆子领着他的小女儿找到了魏家食肆,一老一小两个人背着一个大布袋子。蓬蓬的两大袋里面全都是新鲜挖出来的荠菜,原来那一日魏宜萱走了之后,旁边一起摆摊的人告诉戴婆子,这是魏家食肆的娘子。

戴婆子还不忘记多打听了几句,知道这魏家食肆的生意挺不错的,要是能给这样的食肆供上货,戴婆子哪有不使劲挖的。回去之后的几日,带着自己的小丫,狠狠地挖光了周围几片地里的荠菜。

这一上门,戴婆子就瞅见了魏阿娘。她佝偻着腰上前去打招呼,又把背着的荠菜扯开布袋给她瞧瞧。

这荠菜半点没有蔫,叶子都是翠展展的,根茎上都还沾着泥土。魏阿娘从下头捞了一把出来仔细瞧过,下面的也都是新鲜的。于是上了称,收了这两大袋子的荠菜。

荠菜收到了,魏宜萱预备着今日食肆上新的菜就是荠菜春卷。荠菜好吃但是叶小茎小的又带着泥巴比较难洗,魏阿娘拿了一个大大的木盆出来,和江婶子两个人坐在一起洗。

春日的井水还是凉,不过是给自家干活,那炉子上坐着的热水就可以可劲用了。江婶子洗得带劲,瞧着自己手背上的多年的冻疮经过这一个冬日已经好了不少,如今再这样泡在水里也不觉得有些刺痒了。

两人先洗了一大盆,交给了魏宜萱,又听她说还得剁得细细碎碎的,如同饺子馅一般。魏阿娘和江婶子正准备干起来,就听见外头传来一阵脚步声,定是魏宜茂和赵丰年回来了。

方才魏宜萱派这两人一起去聂大山家里再订做七八十份饭盒,就跟以前的样式一模一样就行。反正如今聂大山带着两个小徒弟,接的活也比从前多了,交工也很快。

至于要再次订做这么多饭盒,一方面是从前有一部分的饭盒开了裂有了缝,有时会撒一些汤出来。另一方面就是过年之后订盒饭的人家也变得多了,比去年冬日大概又多了二三十户人家,还有好些人都是自己上门来说的。

这会应当是两人交代完了回来了。

谁知两个急性子一进了后厨房就对着众人道:“大姐姐,聂大叔让我跟你说,这几日有人也找他订做饭盒呢。和我们做的都是一样的。”

魏宜萱正在和面,待会可以在炉子上把春卷皮做出来。听见了这两人的话,就知道应当就是也有人要做盒饭生意了。

魏宜萱问两人道:“那聂大叔还说了什么?”

魏宜茂嘿嘿笑道:“聂大叔说了,他没答应给那人做,让他去找别人去。”魏宜茂和赵丰年都觉得,聂大叔人真好,为了不让别家的给自家食肆抢生意,就连这样赚钱的木匠活也不接了。

魏阿娘和江婶子也道:“老聂就是人老实,讲义气。”多年的老邻居了,聂大山的人品大家伙都知道。

魏宜萱也记着聂大叔的好,不过转念想着,既然人家眼馋送盒饭的生意好,聂大叔不做别的木匠还是不会做吗?这木头饭盒也不难,拿到一个琢磨上一会就能打出来了。

想到这,魏宜萱道:“那你今晚再去给聂大叔说一声,让他以后有人来找接了这活就是,不耽误他赚钱。”

“你还记得咱们原先卖包子卖酱香饼那时候不?每隔一阵子就有人跟在我们后面卖了,但是后来呢?”

后来那些人呢?魏宜茂想了想,却是想不太起来了。是继续卖还是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