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厂区工会的女工干部,早就对沈青禾的手艺念念不忘。

之前她突然没了音讯,大家还惋惜了一阵。

如今听说她回来了,还带着个这么可爱的小娃娃,更是多了几分亲近和同情。

“工会那边,女工多,家里孩子老人衣服破了要补,想做件新衣裳又舍不得去裁缝铺的,大有人在。街道办那边,逢年过节搞点活动,需要些小奖品、慰问品,像手帕啊、枕套啊,绣点花就特别受欢迎,比光发点肥皂牙膏强!”

张姐热情地介绍着,“回头我就帮你跟她们牵线!你这手艺,加上现在又有了安安这个小‘招牌’,肯定没问题!”

张姐说到做到。

没过几天,沈青禾的小屋里就陆续迎来了新的客人。

街道办的妇女主任特意来到了沈青禾的小院。

其对沈青禾绣的几方手帕样品赞不绝口,预订了一批绣着简单“劳动光荣”、“妇女能顶半边天”字样的毛巾和枕套,作为街道的慰问品。

还有几个厂区工会的女工委员,也特意来看了沈青禾的手艺,又逗了逗见人就笑的安安,当场就定了一批修补工装和给困难职工孩子做冬衣的活儿。

订单一下子多了起来,而且都是相对稳定、需求量不小的单子。

沈青禾心里喜不自胜,浑身充满了干劲。

白天沈青禾把安安哄睡以后就赶紧踩缝纫机、飞针走线,晚上在煤油灯下更是加班加点。

小安安也很省事,很少哭闹。

仿佛知道妈妈在努力,格外乖巧,常常自己躺在摇篮里,啃着小手,或者咿咿呀呀地“说话”,乌溜溜的大眼睛追着妈妈忙碌的身影。

说来也奇怪,自从安安出生之后,还从来没有跟沈青禾像从前那样在意识里对话呢。

起初,沈青禾也惦记是个事,可时间一长,就被初为人母的喜悦和安安的可爱给冲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