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靖令道:“立刻将狱中百姓放出,再派人细查李家药材丢失一案,记住,证据确凿之下方能抓人!”
“是,是是。”高杰连连应命。
狱中百姓随之被放出,万民欢呼。
高杰带着满心忐忑回到后宅,越想越不安,焦灼的连连走动。他猜测,定是四王爷派人在暗中查他,又看方才的情形,越发坐不稳。
一个时辰后,忽闻前堂鸣冤鼓咚咚作响。
一名衙役匆匆跑来禀报:“大人大人!”
“什么事慌慌张张的!”高杰正值心烦,铺头盖脸将衙役一通训斥。
衙役说道:“大人快去前堂,王爷来了。”
“王爷?”高杰惊讶,连忙整理官帽前去恭迎,心内不安更加强烈。
待来到前堂,只见外面又是黑压压的百姓,击鼓鸣冤的人居然是许瑞明,而王爷凛然坐于堂上。再看两侧,似乎玉州辖下各县令官员悉数到场,气氛很不对劲。
周靖盯着他,道:“高大人,恐怕本王要借你的官堂一用。有人向本王告状,告的便是高大人,所以请高大人在一旁坐着。为求公平公正,本王请来诸位县令陪审,玉州百姓旁观,本王绝对不偏不倚,大人尽管放心。”
高杰只觉得双腿发软,两手止不住颤动,额上的汗珠也扑簌簌的往外冒,仿佛大限将至。
从辰时正,到酉初刻,几乎是一天的时间。
堂上一直审理着状告知府高杰的案子,诉状人从商人到平头百姓,零零散散数十人,尚有些不能据表。证人更是牵涉极广,包括在座陪审的各位大人,也都收录了证人证言。此外,李家大公子李耀也被传唤。
高杰早已摊跪在地上,身如筛糠。
虽然各种案件很多,但在黄海的收集整理下,挑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几件大案详加审理,以此就能将高杰彻底定罪。比原先预想的要顺利,高杰几乎无可辩驳,俯首认罪。
最后,周靖下令:“罢免高杰玉州知府一职,查抄所有田产私宅,暂将其打入牢中,待日后押解回朝。玉州知府一职,暂由正阳县县令方文升任。明日起,凡受迫害者,可到衙门登基,经查实,归田归宅,或作补偿。”
“王爷圣明!”
105.转道
从金城至抚州,一路官道平坦,依照马车行进的速度,半月即可到达。
车队已在路上行进了五天,一路上山清水秀,景色幽美。官道来往客商不少,也遇到不少有趣见闻,其中谈论最盛的便是玉州受灾之事。路途之上也平静,加之护卫与镖师们的随护,即便有歹人也不敢妄动。
上官长青骑马骑了几日,早腻了,此刻正歪在马车内睡觉。
已近午时。
谨在前引路的郑镖师回转到马车旁,请示道:“上官小姐,正午了,前面的三岔路口有家茶寮,就在那里歇歇脚吧。”
“好。”上官紫嫣坐久了马车,也想活动一下。
两刻钟后,到了茶寮。
秀车马停在路旁,上官紫嫣带着丫鬟下车,上官长青也从后面走过来。
这座茶寮十分简单,长棚底下摆着粗制桌椅,不少行商旅客正做着喝茶。一行人走到茶寮的最边上,上官兄妹与丫鬟小厮坐了一桌,其他人就落座在相邻的位置。
“公子小姐,请问想吃点儿什么?”小二热情过来招待,细看二人穿戴后,好意提醒:“公子小姐,咱们这里条件有限,只有卤肉牛馒头和大碗茶。”
“嫣儿,我看你也吃不下,坐着歇会儿吧。”上官长青让小二为其他护卫人员端上吃食,又让小厮将车上所携带的糕点取来:“你吃点儿点心吧。”
上官紫嫣并不饿,倒是很渴,喝了点儿随行携带的水,环望四周。
他们一行人十分醒目,其他客人不免议论几句,而后便谈起各自的见闻。这些商旅皆是南北汇集,歇息时互聊见闻,以打发时间。不知不觉,他们谈论的焦点聚集在玉州。
“你们有没有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