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秘书,在这儿。”特务大喊道。

江宗群闻声看去,是他们一直在找的那本旧的《英诗金库》,桌子边上是一些橡皮的碎屑。他将它和照片里的那本进行比对,确是无误。那一日,任承义便是带着这本书从沪江大学校舍来到这里,换走了另一本一模一样的。

“走吧,回去总算是能和主任交差了。”江宗群感叹一句,余光不经意间瞥见了房梁上方的一扇通风窗,他愣了愣。

“可惜了,看来我们的任务,只完成了一半。”他吩咐手下,“一会儿留一个人去附近问问,有没有看见可疑的人。”

徐应明确实是从这里逃走的。

江宗群带人出现在书局门口的那一刻,她便意识到了危险这里恐怕是 76 号锁定的一个联络站,只是不知是重庆还是延安的。

她误打误撞地来到这里,却不想再一次被当做共犯抓回审讯室。

然而,整个书局外面都已经被特务布控,前后门已被堵死,她根本没有机会离开。

好在书架给她制造了江宗群的视线盲区,她趁乱溜进了里面的房间。当枪声响起时,她已经攀上房梁,穿过窗户跃入隔壁间的阳台,然后顺着楼梯,从另一个方向下到了大街上。

没出几步身后便传来两道日语交谈的声音,徐应明立即紧绷起来,借着路边的玻璃窗看去,原来是莫罗佐夫和那个日本人。

她连忙竖起耳朵。

“上海街头的枪声很常见。”说话的是那个日本人,“您已经在此居住了两个月,想必也是已经习惯。”

莫罗佐夫冷笑一声:“这便是你们统治下的上海。如此看来贵国军队与政府实力也不过如此。”

“我们希望日中亲善,可惜许多中国人却看不清现实,不愿意配合。”日本人说,“为了治安稳定,我们只得出此下策,武力镇压。当然,这确实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手段,过去一个月里,上海的恐怖活动明显减少,只有零星几起构不成威胁。”

然后是短暂的沉默。徐应明毫不怀疑是日本人自矜的话让莫罗佐夫不敢苟同,于是干脆不接话。

“希望我们能够合作愉快,不要让一些不相干的事影响我们两国的友谊。”莫罗佐夫说。

身后的两个人越走越慢,最后停了下来。徐应明却若无其事地往前走着,仿佛真的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路人。她听见日语对话的声音离她越来越远,直至彻底消失,然后一个转身闪进了弄堂里,靠在青石砖墙上大口喘着气。

她从口袋中摸出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天蟾大戏院。

这一章太带感了!女主好机智

(≧?≦)/

明蕴老师查一下,40年代契卡是不是改名了。谢谢。

哈哈是的,感谢老师提醒!!我刚刚去查了一下,应该是二十年代改的。这样的话这里写他是“前契卡”也可以hh,已经不干这行啦~(如果是保卫局在职人员应该身份很机密,徐应明可能接触不到这个信息,不好往后推进了????

再次感谢老师!????

因为喜欢您的作品,所以看得仔细,也希望才斗胆提一句。谢谢老师注意到了。继续享受下边的文字。

08 密约

徐应明回到监听站时,陆相铨和董云正围在孟莘身边,不知道在讨论什么。

看见徐应明推门进来,陆相铨眼睛一亮:“小徐,快来。”

“有进展了?”徐应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苏联派出不少先遣部队和特种人员进入关东一带,”陆相铨神秘兮兮地说,“还有,他们似乎有向远东地区增兵的迹象。”

“他们说的?”徐应明指了指耳机。

“我们现在的任务是弄清楚这个数字。”孟莘说,“这是当下日本人最关心的问题。”

徐应明沉思一会儿,反问:“组长,你们真的相信苏日两国之间将有一战?”

孟莘抬起头,盯着徐应明:“看来你有别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