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八年两国停战,之后虽说是摩擦不断,却也控制在极小范围内。”徐应明说,“如今苏联明显的增兵演习举动,确是一反常态。”

“接着说。”

“我的意思是,如果真要打,以苏联的反谍工作水平,绝对不会让我们和日本人察觉到任何异样。”

徐应明迎上孟莘探究的目光,继续道:“所以这只是一个幌子,苏联根本就没想开战。”

“你的推断很合理,但这仍旧只是一个猜测,”孟莘皱起眉,“如果苏联人预先料到这一层,并不排除他们有反其道而行之的可能。而日本人一向多疑,未必不会落入他们的圈套。”

徐应明愣了愣,反驳:“这风险未免也太大了些。“

“战争之下,大家都是赌徒。”孟莘顿了顿,突然问,“既然你说苏联并不打算开战,那他们此举是为了什么呢?”

“我不知道。”徐应明看起来有些沮丧,“或许是某种威慑吧。”

“这些都是你的分析?”

空气凝滞了两秒,孟莘的脸上突然露出笑容来,他向后靠在椅子背上,看了一眼身旁的两个人,然后目光落在徐应明身上,意味深长地说:“难怪岩崎长官和褚科长如此看重你,徐小姐果然不是寻常女子。”

徐应明没有说话。

“方才你回来前我们正在说这个事情,”陆相铨在一旁解释,“组长怀疑苏联是企图借此机会,逼迫日本人就范,满足他们提出的要求,否则便将挥师南下袭击日本关东军。”

徐应明想起沁园春外大街上两个人的对话。昨夜在档案室的猜测早在来监听站前便已被推翻,他们口中的“合作”也绝非个人行为,现在孟莘的想法也并没有引起她的多少惊讶,只不过是更加确信了自己的推断。

她如今担心的是,苏日双方达成了哪些秘密交易,又会对眼下的战局有着怎样的影响。但她并没有提起这些,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异样,只是心里默默想着,要赶紧把这一消息转达给周先良。

“不管怎样,”孟莘说,“我们都要搞清楚具体的数字。岩崎长官他们需要这些数字来掌握主动权。”

“我们需要密钥,否则不可能拿到确切的数字。他们不会傻到在电话中直接交流这些信息。”徐应明平静地说。她在孟莘目光的注视下走到桌子旁边,漫不经心地翻看着纸张记录。

“组长已经在研究了。”董云在一旁轻声道,“小徐,我这里有一些记录,你过来帮个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