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应明心中一紧,却面色不显。
“那科长的意思是?”
“先盯住这个联络站,最好是能将他们一网打尽,”孟莘眼中闪过一抹精光,“这样一来,岩崎长官交给我们的任务也能完成了。”
徐应明点点头,请缨道:“我来吧。”
孟莘以为她是想要尽快抓出害死徐从道的凶手,为父报仇,自是答应。不过还是嘱咐一句:“千万不要心急,别打草惊蛇。”
“我明白。”徐应明说。 她心想,走一步看一步吧。
然而事情在今天一早便出现了转机。当徐应明意识到身后有人跟踪盯梢的时候,她几乎是立刻就想到了这样一个一石二鸟的办法。
特务的注意力全部在自己的身上,而联络站的兄弟却能注意到街上的异常。
“我会将你们今天的行动如实上报的。”徐应明面无表情地说,“告辞。”
说完,便转身离开。
她穿过几条巷子,确定没有人跟上来后,这才朝着计划地点赶去。
伏击地点在市郊的一个山丘旁,村井骏车队将在九点左右途经此处。这里道路狭窄,又是在转弯处,车速必然减缓,利于射击。徐应明在制高点找好射击位置,架起狙击枪。
不知怎的,她的心中总有些惶惶不安。
几分钟后,不远处出现了汽车的影子。徐应明立刻打起十分的注意,目光透过瞄准镜紧紧盯着车队。
她心中默数着数,计算着射击的时间。
五,四,三……
忽然间,徐应明瞳孔猛地一缩。她终于明白心中那股不安来自何处。
陷阱。
这是岩崎隆司和村井骏联手给自己量身定做的陷阱!
徐应明心有余悸地望着呼啸驶过的车队,将狙击枪丢在地上,大口喘着气。
车里面的人根本不是村井骏。
重要人物的车辆通常会有特定的行驶速度范围,司机也会格外谨慎。然而,眼下这一小段路途虽是转弯,路面却很是平缓。徐应明注意到那汽车在经过时曾有颠簸,只能是因为车内没有真正的重要人物需要保护,司机才会有所放松。
再想起那日岩崎公馆的情景,只怕也是故意说给自己听的。
徐应明不得不庆幸自己悬崖勒马,这才没有中了他们的计。
回到研究所,徐应明向孟莘和岩崎隆司报告了军统联络站的事情。她没有提盯梢的事情,只是说:“想必那群兄弟也是想尽早将凶手捉拿归案。”
“徐副科长辛苦了。”岩崎隆司说道,同样也是刻意回避了这个话题。
但盯梢的人已经不得不撤。
就在十分钟前,村井骏传来消息,伪装离沪的车队并未遭受任何袭击。
这意味着他们的计策失败了。徐应明没有问题,至少从现在来看,她没有任何破绽。
可是岩崎隆司从不相信什么巧合,穆钧时和宋涧石两个人的死亡,仍和徐应明的疑点一起,盘旋在他心头。
老实说,岩崎隆司完全可以直接把徐应明丢进审讯室,严刑逼供。他对自己的刑讯手段很自信,只要是上了刑讯架,就没有能忍住不开口的人。
但他到底还是有所顾忌。在外人看来,徐从道为新政府和日本皇军鞠躬尽瘁,如今尸骨未寒便将人家女儿抓起来,如此翻脸不认人,今后谁还敢为他们工作?
当然,也不是不能秘密抓捕,可是这样一来,她若不是间谍还好,若真是重庆或者延安派来的卧底,那一旦挑起舆论,便也失去了秘密抓捕的意义。
如果不是间谍,那他们又抓她作甚?
岩崎隆司只觉得自己仿佛陷入了一种奇怪的悖论当中,磨得他头疼。
29 大桥监狱
岩崎隆司的副官敲响徐家大门的时候,徐应明正在餐桌旁吃早饭,旁边还摊着一份当日的报纸。
她有些意外地看向来人:“岩崎长官有何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