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应明想了想说,“筛完一遍之后,再安排下一步工作。”

这个插入图片的功能太好了

天呐还有图,太认真了!

这个图真好 更有画面感了'( ???????? )

沉浸式参与??

还搞了个草图,真是用心了

40 长夜

深夜,军统罗家湾总部大楼二层最西边的一间办公室里却依旧亮着灯。徐应明一个人伏在办公桌边,整个人快要埋没在成堆的纸张里。

整座大楼里已经几乎没有什么人,除了各科室值班人员,也就只有熄了灯的走廊和一两处门缝里钻出的微弱亮光。徐应明没有关门,反倒是打开窗户,春夜里凉飕飕的风涌进屋里,吹得那些被压住的文件纸张哗哗地响。

噪声有些恼人,但是她需要流通的空气使自己保持清醒。

桌上是电讯科截获的加密电文,没有完全破译。徐应明从中筛选出来那些疑似与日谍相关的部分,破译,比对,归类,然后试图从中间寻找出一丝可能的联系,一直从傍晚持续到现在。

下午的时候,她又亲自去了一趟北岸,最终将目标锁定在了三家商铺。徐应明回到总部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调查可疑目标的任务布置下去,然后她自己则一头扎进了这一串串看起来毫无规律的数字当中只有弄清楚电文的内容,才有可能找到给发报者传递消息的那个人。

桌面上,演算的草纸已经叠成厚厚一沓,但译出的电文有用的却寥寥可数。

徐应明叹了口气,看一眼手表,已经过了零点。她伸手将台灯的光线压低一些,然后活动一下脖颈,注意力又回到面前的电文上。

这是七天前截获的一份电报,徐应明几乎可以确定,它就是出自自己一直寻找的那个电台。可是它的内容,直到一个星期后的今天,译电科都没能成功破译出来。

徐应明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和运气,但是她有必要试一试。

电文的内容很简短,只有两行,数字和字母掺杂在一起。徐应明可以确认,电文开头的“405”指向日期,从军统过往所掌握的情报看,频繁出现的“470”代码代指重庆,但是其余字符组合却几乎是第一次在他们截获的加密电文中出现。

没有密码本,她尝试的几种单表代换同样也行不通,一时之间,破译进展陷入到困境中。

电文里的“b23m”或许是一个突破口,只有它是由数字和字母共同组合而成。徐应明想了想,从座机压住的纸稿里翻出前几份记录,再一次对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