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除夕,宫中各处布置起来。
如今京城内外一切趋于平静,百姓们安居乐业,商贸繁盛,到处弥漫着过年的喜庆味道,仿佛没有之前的战/乱。
紫翎刚听完宫中的各项布置,以及鸿胪寺对宴席的安排,得了空闲,出门来走走。只见红豆和几个小宫女围在那儿,低声谈论着什么,饶有兴致,并听到一个名字:拔拓雄!
她记得俘虏来的夷狄大将正是叫拔拓雄。
红豆看到她出来,忙跑过来:“皇后,刚刚我听宫女们说,夷狄送了一位公主来和亲,希望赎回那位大将军,并与咱们卫朝结成姻亲,平息战火呢。”
“哪儿传来的消息?”她居然不知道。
“据说是刚刚送到宫里的消息,那位公主已经快到京城了。”红豆说话的眼神之间,无疑是在担心:“皇上不会真的答应吧?咱们卫朝打仗是因为他们犯境,又不是为了他们的公主,干嘛要送个公主来呀!”
其实红豆知道为什么,自古来和亲之例不少,红豆这么说不过是维护担心她罢了。
她想的却是,夷狄嗜战,看似和亲寻求平息战火,却是用公主换走大将,难保以后不故技重施。再来,或许还有些别的目的。
想了一会儿,又觉得自己没事瞎操心,这些国家大事自有皇上和大臣们费心,她跟着掺合什么。她要做的是在宗室子弟中找找,若那位公主来了,把其指给谁。
当天下午,夷狄的公主到了。
使臣与公主等人皆被安顿在馆驿,次日,宣旨召见。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分列左右,夷狄使臣进入大殿。
“使臣文启,奉金国炎烈可汗之命,前来参拜孝武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卫肆沨注视着殿下之人,声如钟石,带着威严冷冽:“金国趁乱侵我边境,杀朕之民,狼子野心,妄图侵吞我卫朝疆土!如今战败,若非考虑到建国初始不宜过度杀伐,朕定亲自领兵剿灭你小小金国!”
金国使臣再三伏地叩拜:“皇帝陛下息怒,之前战事,并非炎烈可汗之命,乃是其下好战之人擅传军令,炎烈可汗已经严惩。尽管如此,炎烈可汗仍是十分的惶恐,特命使臣前来说明原委,并献上沁雅公主,以示金国与卫朝修好之诚心!”
“平身。”卫肆沨和缓了口气:“可汗是想与卫朝和亲啊?”
“正是,可汗之意是,若彼此成了姻亲,便是金国内有人心存不轨想发动战事,也断不能对姻亲开战啊。”
卫肆沨在心中冷笑,这金国的说辞真是有趣,完全把自己摘个干净。
他故作迟疑:“沁雅乃是可汗陛下爱妹,怎能来我卫朝受苦?”
使臣忙道:“皇帝陛下言重了。公主深明大义,此举是为了两国和平,两国百姓,何其意义重大。再者,公主自来仰慕卫朝文明,卫朝何其繁华昌盛,何来受苦之说?这是公主与我金国之恩荣。”
“诸位大人以为如何啊?”话至此,卫肆沨征询大臣意见。
大臣们岂会不懂圣意,纷纷说着和亲的各项好处等等。
最后,卫肆沨说道:“和亲之事稍后再议,贵使且在馆驿休息,朕已命鸿胪寺准备宴席,届时请沁雅公主一同赏光出席。”
“遵旨!”
退朝之后,几位大臣来到养心殿,进一步谈论和亲之事。
有大人试探着问:“皇上,不知这和亲怎么和?”
言下之意是询问将沁雅公主嫁给谁,是入后宫为妃,还是择人指婚。
卫肆沨倒也不含糊,给了大臣们一句痛快话:“毕竟是一国公主,应该为其挑个青年才俊,如此也不失我朝脸面。朕看,就着宗令大人操办此事,从皇室子弟中挑选合适人选,到时候把名册报上来朕再选定。另外,给皇后送一份,征询一下皇后意见。”
“臣,遵旨!”宗令大人听懂了,这事儿皇后很有发言权,估计到最后人选的敲定上还得看皇后的意思。宗人府办事很快,不出一天把名册准备好,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