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九月初九重阳节,民间在这一天有登高的风俗,故又叫“登高节”。

再有就是佩戴茱萸辟邪,丰收祭天,制作花糕、菊糕、五色糕。

这天还要拿片糕贴在儿女头额,祝愿子女百事俱高,是为九月作糕的本意。

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意为重阳(羊)之义。

柳絮拿片糕放在姜豆苗姐妹额头上,口中念念有词。

姜豆芽:“阿娘可以吃了吗?”

柳絮笑道:“可以了。”

就在这样热闹的节日里,温楹发动了。

第124 章 生产

姜河还傻傻地问:“脚抽筋了吗?”

临近要生了,温楹半夜经常抽筋,疼得她直冒冷汗,姜河看她面上痛苦,以为又是抽筋了。

黄氏到底生过几个孩子,经验老道:“抽个屁,这是要生了。”

姜河慌了:“要生了?这就要生了?现在怎么办?怎么办?阿楹你忍忍,马上就不疼了。”

黄氏骂道:“还不把人扶进屋去?”

姜河把人抱了起来,叫柳絮换套干净的床单被子,这些都是提前备好的。

柳絮和念安手脚麻利,不过片刻就换好了。

姜豆苗姐妹跟在温楹身边,有些紧张地问道:“婶婶,你怎么样?很疼吗?”

温楹阵痛已经过去了,回道:“不是很疼。”

“二郎,你脚程快,赶紧去叫产婆。”黄氏安排着一切,让姜豆苗姐妹俩去院子玩,让念安去烧水,柳絮去告知姜姑母与赵秀月。

她自己留下来照顾温楹,告诉温楹自己的经验:“别怕,也别紧张,现在刚开始痛,要保持体力。”

温楹明白,这些小姨也和她讲过好多遍了。

念安端了一盘花糕和一碗鸡蛋糖水过来。

黄氏接过后,说道:“先吃点,能吃多少就吃多少,等会儿才有力气生孩子。”

温楹明白这道理,将一碗鸡蛋糖水吃了下去,又吃了两块花糕。

温楹第四次阵痛的时候,姜河把产婆给接回来了。

这个产婆有五十多岁,做了二三十年的接生婆,被姜河半拉半拖地带来,也见怪不怪了,人命关天的事,再说姜河给的接生钱也多。

产婆一进屋,见温楹精神还可以,净手后,探了一下,道:“还早着呢!不痛的时候扶娘子下来走走,这样宫口开得快,也容易生些。”

“吃东西了吗?没有的话煮个鸡汤糖水。”

黄氏:“刚吃了。”

产婆话刚落下,姜姑母与赵秀月坐着驴车也到了。

“怎么样?阿楹怎么样了?”

“阿姐,阿姐,你要生了?”

闹哄哄地进一屋子的人,七嘴八舌问温楹,怎么样?疼不疼?什么感觉?要生了吗?

产婆看着一屋子人,忙道:“太多人了,娘子要休息好,才有力气生,现在离生还有三四个时辰。”

姜姑母:“对对对,让侄媳好生歇着,我们去堂屋。”

现在天大地大,孕妇最大,产婆的话也最有用。

产婆也被请到堂屋,好吃好喝伺候着。

屋里就留姜河一人,温楹又痛了一次。

姜河心里计算着时间,大概一刻钟就疼一次,他抬手拭去温楹额间的冷汗:“阿楹,你要是疼得厉害,就骂我,打我也行。”

温楹觉得肚子又疼又想笑,道:“我还要留些力气生孩子,哪有力气打你。”

姜河:“那先记着,等你生完了,我随你打。”

温楹嗔了他一眼,道:“我不疼了,你扶我起来走走。”

姜河扶着她在屋里来来回回的,慢悠悠地溜达。

产婆每隔半个时辰就来检查一次。

到了晚食,温楹疼痛的频率越来越高,一刻钟的时间就要疼两三次。

产婆看着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