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忙说道:“等会一碗面最多放五片肉,不能再多了。”

温楹道:“阿娘这肉片薄,一斤可以切好多,放十片吧。”

黄氏:“你傻啊,一斤四十五文钱呢!能省就省些,还可以多卖几碗。”

柳絮劝说道:“阿娘薄利多销,我们抠抠搜搜的,别人吃一回就不来了,我们料放足了,别人看我们量大肉多,那生意不是滚滚来。”

黄氏:“那不是不赚钱了?”

柳絮笑道:“弟妹不是算过了吗?能赚钱的。”

黄氏讪讪笑道:“我就是看放那么多肉,总觉得这肉贵,心疼死了,这肉臊子放多少?”

温楹:“这个勺子放两勺,然后中碗的减半勺,小碗减一勺。”

黄氏吸了一口气,道:“行,就这么放。”

她就不信了,这么好吃的面,量大又不贵,要是没生意,她就……她就跳河好了。

三人说话的功夫,姜河已经吸溜完一碗面,抓了面条给自己再煮一碗。

黄氏看了直说:“二郎这肉是要留着卖的,这碗就别加肉了,素面也一样好吃,都是骨头汤。”

姜河拿着肉勺的手,不想放。

温楹笑道:“二郎听阿娘的。”

姜河乐呵道:“听娘子的。”

黄氏侧了身子,完全不想看他那狗样子。

温楹吃了碗素面,用了骨头汤,就是比平时好吃。

吃完早食,黄氏开了门,天刚蒙蒙亮,街上没几人。

姜河今日休沐,帮忙摆弄桌椅。

街上的人慢慢多了起来,不少人路过往里张望,黄氏看过了两刻钟还没人进来,有些急了。

瞅了姜河一眼,道:“二郎,你出去吆喝。”

姜河不大情愿:“再等等吧!”

黄氏:“等什么等?啊?两刻钟过去了还没人进来。”

姜河:“你以前卖甜汤一个时辰没人进来,也没见你着急。”

黄氏瞪着他,第一天总是忐忑,怕不行,以前卖甜汤没花这么多本钱,而且她都对街坊四邻夸下海口了,怎么能被人笑话?

黄氏怼道:“你想让温楹伤心吗?她辛苦了这么多天,支棱起这个面馆,开门都两刻钟了,还没有人进来,你想让她在后厨哭吗?啊!”

姜河皱了皱眉,他当然不想阿楹哭,纠结一会儿:“我出去喊了。”

“敞开嗓子喊。”黄氏心里乐,她就知道提温楹就有用,这臭小子是掉进温柔乡了。

姜河清清嗓子,看有一个挑着担的脚夫路过,忙将人拦下来:“大哥,进来吃碗面。”

脚夫:“吃什么面?走开走开,别拦我路了。”

姜河忙让开路,黄氏“哎”的一声:“你大声的吆喝啊!”

姜河挺难为情的,嘴绷住了,他自做了捕快起,也得了人几分敬重,哪想过要当街叫卖,以前家里卖豆腐,也是爱吃就买,他也没喊过啊!

黄氏再激他:“你一个大男人害羞什么?你叫来生意,温楹是不是高兴?她一高兴是不是对你更好?”

姜河一听有道理,到时候他再提隔一天一次,而不是三天一次,就为这事,脸皮算什么?

黄氏见他有几分动容:“你想想你当初是怎么上赵家,你怎么厚着脸皮求娶温楹的?你是不是想让她舒心,是不是想让她过好日子?”

姜河一鼓作气:“我这就去叫卖。”

黄氏拍了拍他的肩膀。

姜河扯着嗓子就喊:“吃面了,吃面了,好吃又便宜的羊肉面,大碗肉又多,只要八文钱。中碗的六文钱,小碗的五文钱,素面只要四文钱。”

“热腾腾的臊子面,比肉粥好吃,比馄饨还香的臊子面。”

没有什么比冬日一碗热腾腾的面更吸引人的东西了。

街上行人见他吆喝,问道:“真有这么好吃?”

姜河也学起之前那卖藕的:“不好吃不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