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想得清楚,昭侯已经雄踞四州之地,自己这时候才投昭侯,想要成为昭侯心腹,靠资历是不行了,只能靠军功后发先至。
亲眼见这一营的精锐昭明军在战场上厮杀之后,孙策更加清楚自家主公的本事。上千铁甲兵一起冲锋,就是吕布来了也得转头就跑,何况区区袁术?
这样收益比风险大的好事当然要喊上自家兄弟一起分军功了。当然自家兄弟指的是他异父异母的亲兄弟公瑾,孙权那小屁孩还是老实守孝读书去吧。
孙策重重拍着周瑜的后背,力道大得几乎要把周瑜拍进土里:"公瑾,投昭侯这事宜早不宜迟,再等两年黄花菜都凉了!"
周瑜惊讶道:“伯符竟对昭侯如此盛赞。”
二人是总角之好,亲如骨肉,周瑜知晓孙策的傲气,能让孙策如此盛赞,昭侯必定是英明之主。
“你我曾升堂拜母。我娘就是你娘,我主公自然也就是你主公。”孙策挤眉弄眼,笑嘻嘻道。
“我早已向主公去信一封,将公瑾夸得天花乱坠,主公已经来信,大方命我好生款待新同僚呢。”
周瑜唇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看来今日瑜是自投罗网,插翅难飞了。"
孙策朗声大笑,一把将周瑜揽入怀中:"你我兄弟本该同进同退!如今我既已投效昭侯,公瑾莫非还想另择明主不成?"
话音未落,孙策已单手扣住周瑜另一侧肩膀,猛地将人往营中一带:"过来吧你!"
周瑜笑着反捶了孙策一拳:“好你个孙伯符。”
他竟然就这么连昭侯面都没见到,就被自家发小骗来,糊里糊涂投了昭侯了!
“分军功乃是其一,还有其二。”孙策哀叹,“公瑾若再不来救我,没人与我说话,我就要无聊地长毛了。”
周瑜眉头微蹙:"伯符与同僚相处不谐?"
孙策表情一下子难以言喻了起来:“并非不合,荀军师神机妙算,只是……”
孙策模仿荀攸先是把眉眼嘴角都绷得笔直,而后缓缓地、极有分寸地勾起嘴角,嘴角两边各自扬起一个精准到令人发指的,绝不超过三度的僵硬弧度。
“咳、咳。”一道咳嗽声忽然从孙策背后响起。
孙策身体一僵,毛骨悚然,缓缓扭过头,对上了荀攸面无表情的脸。
荀攸无奈道:“攸来迎公瑾。”所以他站在了帐外,正正好看到某人学他。
孙策低着头,从不信鬼神之说的他现在只希望天降神雷把自己劈晕。
荀攸望着面前与他长子一般年纪的孙策,面上神色不变,目中却隐约露出几分温和,“伯符今日还未巡营?”
“策这就去巡营。”孙策如蒙大赦,嗖一下就蹿没了影。
荀攸带着周瑜返回大帐,周瑜解释:“伯符一向……”
“如此甚好。”荀攸平静道。
他长子像他一样沉默寡言,只是不幸早逝,或许就是因为少年老成,思绪太重。年轻人就该活泼些有少年气,这很好。
“昭明军中亦有些将领与伯符年亦相仿。”荀攸言简意赅,主公年前还拉着吕玲绮一起给他这位“孤寡老人”送温暖,结果爬墙给他偷摸塞礼物的时候险些被当成贼抓了。
再加上一个说起话来能顶八只鸭子齐叫的好友郭奉孝,荀攸只觉孙策老实极了。
为着主公颜面,荀攸也只能说“某些将领”,不能说“主公与某些将领”。
周瑜敏锐察觉到了“某些将领”的不对劲,扯开话题:“瑜听闻名满天下的琴道大家蔡氏文姬在主公麾下,不知日后能否有幸与文姬探讨音律。”
荀攸缓缓扭头,语气中带着些许周瑜不懂的情绪:“公瑾亦擅长音律?”
“略有涉猎。”周瑜谦虚拱手。
落在他身上的那道目光瞬间就更古怪了。
周瑜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