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领着昭明军在南阳城外扎营,起初三兄弟如临大敌。可那孙策偏不按常理出牌,隔三差五来城下叫阵,待守军出城,又立刻鸣金后撤。

三人曾率兵追击,那厮却滑如泥鳅,偏不接战。你进他退,你退他进,直把张飞气得跳脚大骂。

久而久之,三兄弟索性也懒得多费力气。

横竖孙策打不进来,他们也追不上,干脆轮流值守。

今日,恰是关羽当值。

关羽在南阳城头揽长刀直立,凤目微眯,头戴青巾,身披鹦哥绿战袍,长髯与袍角一并随风飘动。

张飞大步流星登上城楼,远远就瞧见自家二哥那副老神在在的模样。张飞心里直犯嘀咕,铜铃般的眼珠子瞪得滚圆。二哥整日连眼都不睁,眯缝着眼当真能看到敌军情况吗?

他张翼德眼睛倒是大,奈何兄弟虽亲,富贵能共享,偏这眼睛大小,却是半点也匀不得。

“大哥命咱们守城,自己往襄阳去了。”张飞走到关羽身侧,顺着关羽的视线往城外看。

自然是一顶帐篷都看不见,只有青山绿水。

敌军驻扎在十五里外,莫说人眼,会飞的鸟用眼也望不着十五里外的东西。

于是张飞也学着关羽模样把铜铃大的双眼合上一半。

“此处你我之中一人驻守足矣,大哥去寻刘荆州,定是有要事。”关羽慢条斯理道。

“报,禀告两位将军,敌军大营已升起了炊烟。”马探来报。

关羽微微颔首,又半闭上了双眼。

一缕炊烟缓缓升起,越来越浅,渐渐消失在风中。

孙策已经换上了甲胄,周瑜荀攸二人也已收拾妥当。

周瑜整理粮草武备,荀攸吩咐人留守,一动一静,相得益彰。

“汝等切记早晚点柴,三日去放一轮箭……七日后,便可弃营而走。”荀攸仔细叮嘱留下的这一百精锐。

此营名为野狐营,营中虽只百人,却个个是翻山越岭如履平地的猎户。正面厮杀不敌铁甲军,但若论伪造踪迹、虚张声势,便是山野间的鬼魅也要甘拜下风。

安排妥当之后,天色已经昏暗,孙策便带着这最后一批人趁夜悄声离开了南阳。

先前化整为零,三千兵马大半都已先遁入了颍川,大营内看似还是三千人,实则只剩下八百人。今夜过后连八百人都没有了。

这是荀攸与周瑜商量之后设下的疑计。他们是一支奇兵,奇兵关键之处就在这个“奇”上。他们在南阳整整待了半年,就是为让袁术刘表放下警惕。

此招十分有用,前三月袁术还时不时派人过来打探情况,到了后来就直接忽略了他们说是三千精锐,可世上哪有仗都不敢打的精锐?定是陈昭碍于情面随意拨了一群老弱病残糊弄孙策。

若是前脚豫州开打,后脚他们就不见了,任谁也能猜到他们转身攻豫去了。

翌日一早,南阳马探照例来打探情报。

南阳军中有不少人亲眼目睹过昭明军那射程远的可怕的弩箭,马探也只敢隔着三里地远远观测昭明军大营内的炊烟,再从取水砍柴情况来推测敌军动静。

“贼皮子的真香啊。”马探一边咽唾沫,一边猛吸一口肉香气,恋恋不舍又回头看了眼身后营地中那直冲云霄的炊烟。

荆州倒是不缺粮,可肉依然是个稀罕玩意。他今早可是蹲在树杈上亲眼看着几十个昭明军抬着一窝野猪回了大营,从老到少全家整整齐齐。

这要炖上一锅,得是多美!

马探吸溜着口水回到南阳,照例禀告了一句“敌军正生火做饭”,关羽张飞二人也未生疑。

这话他们都听了三个月了,日日都一样。

刘备快马加鞭赶回襄阳,连衣裳都来不及换就直奔州牧府。

刘表对刘备这个诛九族都诛不到的远方堂弟颇为信任,可今日任凭刘备说破嘴皮,半个时辰过去,刘表仍是摇头。

"景升兄莫非还记恨袁术旧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