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他们培养一个有能力的厨子,买得到河粉的制作方法,还有陈家烧鸭,酱肉干以及叉烧的方子,以及已经证实可行的陈家河粉店经营之道。
本朝还没有什么人愿意将自家生钱的方子跟秘技这么大方轻易地公然传授给旁人的,陈念莞算是开了个先河。
对搞河粉店有兴趣的商人,再有亲眼见着陈家河粉店一步步起来的抚宁县本地人,都是有远见跟富有头脑的,自然盘算过这门生意的可能性,这诸多福利加起来,五十两一点儿不亏。
第一批的加盟者有六人。
除了曾老爷外,还有福星楼张掌柜介绍来的侄子,以及一位抚宁县本地人。
其余三人都是从码头的分摊见着招子找过来后,陈念莞经过观察了解,筛选后留下的外地行商。
一位孙行商,是从陈家母女卖鱼腐时起的老顾客,每次行商经过码头,都会买陈家的鱼腐,后来还继续买河粉,买肉干,因为喜欢陈家吃食,所以想在自己老家开一家河粉店。
一位李姓富商,手头上早有几个营生,也买过陈家酱肉干,眼看着陈家河粉跟烧味大受欢迎,觉得不失为一条财路,于是想投资这盘生意。
最后一位合伙人其实是窦氏两兄弟,原本是走镖的,成家后不想做这刀口带血的活儿,一直打算改行,最近护送标的路过码头,恰好见着陈家河粉摊位上贴出的招子,就来试试。
确定这六位合伙人所开店铺均在不同城镇后,陈念莞一对一地跟他们说明了契约的条件,除之前几条外,还特意补充了几条细目:
一合伙人从陈家河粉店所学一切吃食制作方法与烹调技术仅供合伙契书所填店面经营商用,未经得陈念莞许可,不得擅自传授他人,若合伙人有意另外开设第二、第三家分店的,需经得陈念莞同意后并另外签订契约。
二是陈家酱汁均不外售,只独家提供给合伙人使用,各分店所需酱汁仅能从抚宁县陈家河粉店处购买。
三是抚宁县主店会根据需要定期展开培训,并将持续上架的新产品的制作方式授与各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