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各合伙人分店的净盈利,与陈念莞八二分成。
对分成方式,众人均表示毫无异议,听闻陈家酱汁秘法不会直接传授,只能向陈念莞购买,众人皆有些失望。
因为明显陈家烧味好吃的关键是酱汁,没有学到手,那就代表命脉其实还是拿捏在陈念莞手中。
不过,同为商贩,大家也能理解陈念莞不将最后底牌暴露的动机,再加上陈念莞承诺除现在的这些吃食,日后还能陆续学到新产品制作方法,也很满意。
毕竟是靠人家的新鲜吃食做营生,单轮学到手的几个方子,也值了。
这些天他们在陈家河粉店里尝到的吃食,不仅仅只有烧鸭,酱肉干跟叉烧,还有店里不断推出的新品:譬如酱油鸡,譬如干炙肉,譬如各种卤味等等市场潜力巨大的新吃食。
对于做吃食的营生来说,产品的推陈出新很重要。
一来可以持续保持住食客的兴趣,二来可以吸引新顾客进一步打开市场。
能陆续研发新吃食,代表生意的长久与维系,准合伙人们都很满意。
在正式签订协议后,交了加盟金,各分店的主厨培训就提上了日程。
有让本家亲属来学的,也有让签了卖身契的奴婢来学的。
曾老爷跟富商推荐过来学艺的就是自己家里头的奴婢,张掌柜的侄子是自己来学的,那对兄弟则由下过厨的弟弟负责。
至于各位分店的主东家,视察过陈家河粉店的店面跟厨房,尤其是拿到陈念莞画的焖窑构造图以及原理后,先行一步到自己开店的城镇物色店铺改建去了。
陈念莞等于是空手套白狼,半个月不到,三百两银子就拿到手了,乐滋滋得捧着六个大银锭子跟柳氏炫耀:“阿娘阿娘,瞧,我就算是先前花掉了那些银子,现在也能赚辣么多!”
柳氏忍不住笑出了声,拿这个鬼点子多的女儿没办法。
“我是不是很厉害啊,阿娘?”
“是是是,咱家莞莞最厉害了!”
陈念莞继续找合伙人的事儿交给了柳氏,又将培训厨子的工作交代给了柳云,柳迟,以及柳河,自己则先去落实合伙人开分店作为品牌商支持应该提供的一切设备。
做河粉的窝箩以及铁锅铲子,陈家河粉店的特色工装,等等,以及最主要的,蚝油汁的供应。
把在楚州府找店面的事拜托给曾老爷后反正曾老爷也要叫儿子们在楚州府物色铺子,曾家郎君熟悉楚州府的地段,找一家也是找,找两家也是找,叫他们帮这个忙,陈念莞毫不客气,等找到合适的铺子她再跑楚州府确定地址也不迟。
陈念莞找了篾匠找铁匠,又跑了裁缝店一趟,最后才回柳家村。
在下决心找合伙人开连锁店之后,在大表哥送酱肉干到抚宁县时,她就跟他们提过要将制造蚝油跟买卖的营生交给他们做,并且先设计出了装蚝油的陶瓷罐与陶瓷瓶,让大表哥拿着设计图找瓷窑先烧制一批试用,另外还让他们尽快收购生蚝跟生蚝干,以及两三种做蚝油的原料。
陈念莞带着许老头回到柳家村时,那第一批装蚝油的两种容器都已经烧制出来,送到了柳大舅家,陈念莞刚好可以验货。
瓷罐是上窄下阔的胖身罐子,瓷瓶则与现代装蚝油的玻璃瓶类似,考虑到运输跟密封性,两种容器都选用厚瓷身,不容易破碎毁损。
“有试过两种容器承装蚝油后存放效果如何吗?”陈念莞问。
她嘱咐过大表哥,瓷器在装蚝油之前,必须高温杀毒,也就是将容器洗干净后,放到水里烧开烫热,再拿起来沥干水分,保持分装环境干净清洁,而后冷藏保存。
大舅母点头,现在熬制蚝汁调配蚝油的人手,主要是大舅母,四舅母跟大表嫂。
现时是农忙季,大舅,四舅跟大表哥以及柳青主要都忙田地里的农活去了,因表哥/表弟都到县城跟着她做营生,还找了不少本村的农户跟雇农帮忙。
“两种都可以。”大舅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