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张玉郎安安心心专注答题。

期间弘帝起来几次,在考生中行走,间或停下来,看贡生作答,自然而然地,也站过张玉郎身边,张玉郎丝毫不受影响,视若无睹。

而此次负责监考的,除了弘帝外,自然是朝中的各位阁老与学士,其中就包括了林大老爷。

他年前收到过来自楚州府林家的引荐信以及年节礼,当时随便搁置,并没有在意。

这张玉郎的事在京中闹得沸沸扬扬时,他才依稀记得,似乎在何处见人提过这名儿,直到说是楚州府人士,他才着人将自家二房弟妹的引荐信找了出来,瞧着上面张玉郎的名字,后悔不迭。

可如今是说什么都迟了。

眼见着时辰慢慢过去,刘公公随伺在旁,忽而见殿外有小公公朝殿内张望,禀过弘帝后,刘福安走出大殿。

“刘公公,抚霞郡主进宫了,说急着要见圣上。”

“今儿殿试,抚霞不是不知道,这事儿对圣上有多重要?怎地非得选这个时候面圣?”

“抚霞郡主看着颇为生气,劳烦刘公公代传一声?”

刘公公想了想,想到殿里头那位张玉郎,抚霞郡主来得匆忙,怕不是也为那位张玉郎而来到?

刘福安这次确是猜对了。

弘帝听说抚霞郡主进宫来了,急着见人,以为是有什么要事,瞥了人群里还死瞅着张玉郎的永昌侯一眼,离开了主殿。

等去到御书房,抚霞郡主早已恭候多时。

“皇兄!”

“抚霞,你来得正好,朕正要找你,此届新科进士张玉郎,你可有听闻?”弘帝兴致勃勃地问。

“皇兄,我正是为此人而来。”抚霞郡主一下跪在了弘帝面前,“张玉郎此人贪生怕死,负心叛主,抚霞恳请皇兄剥夺张玉郎功名,取消其殿试资格,并收监问罪。”

“你说什么吗?”弘帝呆了,“这张玉郎,你认识?”

“皇兄,岂止认识,还是我亲自抚养他长大的!”抚霞郡主抬眸,泪眼涟涟,“皇兄可还记得,我家珣儿是怎么死的?”

温珣,永昌侯府第一位嫡子,也是抚霞郡主的第一个儿子,温玹的嫡长兄。

弘帝一愣。

他自然记得。

若温珣还活着,那永昌侯府的世子自然轮不到温玹来做。

但温珣在七岁左右的时候便在府上坠湖去世,为此事,抚霞郡主杖毙永昌侯府上上下下二十多口奴婢,在京城闹得颇大,抚霞郡主毒妇的恶名便是在这个时候传开的。

“这跟珣哥儿有什么关系?”

? 第 141 章

“当然有关系。”

抚霞郡主忆起往事, 还是耿耿于怀,“珣哥儿是被人害死的,我仅有两个儿子, 珣哥儿死了, 我怕玹儿也遭此毒手,所以……”

所以, 她便去寻了张玉郎人来。

找到张玉郎纯属巧合。

她发散人手去寻的, 是跟亲生儿子样貌相似的小郎君,最好与温玹一般年纪,如此, 便能在行事危急之时,让这个备好的替身, 代玹儿出面受过。

而她的人没过多久, 就找到了张玉郎。

“你确定, 就是这位张玉郎?”弘帝追问。

抚霞郡主点点头。

所以, 很多时候, 出现在众人跟前的温玹, 并非真的温玹,而是张玉郎。

张玉郎与温玹同吃同住, 为了让他更好的模仿温玹,亦让他同受名师指点, 学礼乐射御,若一察觉危险,温玹则会被抚霞郡主带到了安全处所,留下张玉郎应对。

而也因此, 温玹躲过了几次杀机, 顺顺利利活到了十七岁。

“所以, 这张玉郎,其实是玹儿的替身?”

抚霞郡主不语,擦着泪,默认。

“那平时进宫觐见朕的?跟朕畅谈国家大事,甚至主动请缨去海疆剿匪的……”弘帝怒了。

“是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