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当初张玉郎毫不知情。

而请缨剿匪之前,温世子应允过张玉郎,事成后愿意放他离开,在寻得奸臣罪臣证据之后,温世子让他利用张玉郎的身份去见明海大师,一来求援,二来也引开敌方注意,谁料到,安顺侯的爪牙并未全然上当,不仅直接对温世子一行人下毒手,还伏击了送完信给明海师傅去而复返的他。

幸而他命不该绝,苟且偷得一生。

只是,等他负伤回到家乡,见着因海啸之后全村灭族,如此重创打击下,全然忘了前事,仅仅记得支离破碎的片段,才到抚宁县寻到周家去的。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才知晓周家早已退婚,而他,意外见到了有一面之缘的陈念莞,走投无路的他稍微用计讹上了莞莞,才有了后来的事。

若是记忆早早地恢复,他应该不会走上科举这条路。

他清楚抚霞郡主的性子。

若他与温世子一同遇害便罢了,但若知晓自己没死,是绝不会容许自己这个替身还活得好好的。

但,他清楚自己的身份时,已经迟了。

他已经是举人老爷,也应允了莞莞,要出人头地。

而朝中亦有不少人,知晓自己有着与温世子一模一样的一张脸。

罗敬知晓,庞眷和知晓,甚至连杨季山都知晓,他还在大佛寺见过了永昌侯府的老夫人跟温宁,迟早有一日,这事会传到抚霞郡主耳朵里。

他既是举人身份,自然会在礼部有供磨堪的墨卷跟户籍资料,届时抚霞郡主一查,马上就会察觉他张玉郎未死。

在大周朝,想要让一介布衣无声无息死去的法子跟手段,抚霞郡主自然是有很多的。

就跟即便当初双亲不愿意,他不愿意,但抚霞郡主的随从,依然从海礁村强行掳走自己一般。

就如当初被囚在永昌侯府,即便自己不愿意做替身这事儿,抚霞郡主可以用权势,威吓以及毒打让自己屈服一般。

与其等着抚霞郡主的人不知何时找上门,轻易取走自己的性命而不溅起一点儿水花,还不如成为让抚霞郡主想要让自己给他儿子陪葬,亦要思量掂量三分的人。

所以,在会试之前,他低调行事,苟且偷生,但获得会试第二后,大方示人,便为了昭告天下,有着与温世子同一张脸孔的人,是他楚州府张玉郎。

知道这事的人越多越好。

只要顺利参加殿试,惊动了弘帝,那么,至少,日后他张玉郎便是在死在抚霞郡主手中,也不会悄无声息地被掩盖过去。

因为弘帝,极为喜欢温世子这位郎艳独绝的外甥。

而他喜欢的温世子的大半才华,他亦居功不少。

若弘帝爱才惜才,便不会允他这位如温世子一般模样的举子,被抚霞郡主白白戕害。

所以,弘帝,会不会钦点自己为新科一甲的态度,直接表明,他日后的立场。

一切,只能端看弘帝怎么做?

? 第 142 章

弘帝此时心中大为恼火。

不仅是抚霞郡主这事做得不地道, 还一直瞒着自己。

欺君犯上,简直胆大包天。

等怒气消去之后,弘帝冷静下来, 又不免为英年早逝的温玹感到可惜。

温玹自小聪慧, 又丰神俊朗,不然何以京城独传温世子风华绝世?

他亦见过温玹所作诗赋及策论, 文采斐然, 引古博今,甚有永昌侯的大将之材,在国子监时便已经是监生中的出类拔萃者, 而在朝廷商议解决海疆匪患时,又举出良策, 自请灭寇。

事实亦证明温玹堪得重用, 不仅剿灭匪贼, 还一句揪出朝中蠹虫。

只可惜, 安顺侯那等逆臣贼子, 竟是抢先一步下了毒手, 温玹不及弱冠便殒命,大周朝亦痛失一名英才。

如今, 却有与其极为相似的张玉郎,从县试伊始, 竟一步步考上进士,名列第二。

在听闻张玉郎与温世子样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