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任曾四怎么说,张二就是闭口不言其他,曾四无奈,也只能偃旗息鼓,两人于是专心等后日的殿试结果。
*
殿试的审卷时间只有三日。
此时,弘帝手里已经拿到了前二十名的进士的名单。
按照历年春闱惯例,他一般会详细审阅前十名进士的朱卷,而后点出状元,榜眼跟探花。
弘帝从大臣们选出的名单,从第一名开始看起,面上装着漫不经心,其实是在注意,张玉郎的朱卷,是否在这十名以内。
而在他审阅到第五份卷子时,眉间微微一展。
这便是张玉郎的卷子了。
居然是比会试时,要落了三名。
弘帝记得前四分卷子,第一名便是会元郎江禹的,第二名是朝中莫阁老的门下生徒,第三名是镇国公府旁系的一位郎君,第四名则是大理寺卿家的三公子。
呵!
江禹自然是不用提,是贤妃娘家江氏的人,大理寺卿家的三公子,向来是跟老三走得近的,而莫阁老跟镇国公府,均是太子一系的人。
如此看来,这前面几名,都分别被老三跟太子的人给瓜分了。
弘帝冷哼了一声。
将张玉郎的卷子拿了出来,放在第一,而后,将镇国公府那位苏睿添的名字,排在了第二,再将江禹的名字,放在了第三,如此,后面的学子排名,维持不变。
那殿中等候的大臣们,见着弘帝将此次进士名次钦点如此,均大气都不敢出。
“好了,这便是此次春闱取中的一甲,二甲,若有疑义,诸位爱卿尽可提出,朕洗耳恭听。”
大臣们均纷纷躬身:“臣等无异议,陛下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