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听柳河说, 想要烧薪卖炭时, 陈念莞才起了一起合伙卖炭的心思。
当然, 既然陈东家参与进来了, 自然是不仅仅是烧普通的那种柴炭的。
寻常人家冬季买的炭薪,一般是不拘木柴, 可以采用任意木制原料, 不完全燃烧后, 从灶炉取出熄火而成的炭。
这种不讲究的炭,一般都叫做黑炭,在放进炭盆燃烧起来时,难烧不止,而且时常冒黑烟,呛人,污染环境,还容易出事在封闭情况下大量释出一氧化碳过浓,会造成取暖者昏阙或中毒。
再说,柴薪是一种成本基本上可以不算的产业柴火在萍儿村的附近山上随处可见,只要带人上山就能收集或砍伐,烧好了直接买,一般也能卖个十五到二十文钱一斤。
但,若是针对世家权贵等中高消费者的炭,便烧不出红罗炭或是银霜炭,能烧出普通白炭,卖不到一两银子一斤,就是对半也能买五百文钱一斤,也是利润非常大的一项营生了。
白炭的燃烧温度则比黑炭要高,取暖燃烧时无烟无明火,如今大周朝市面上专供皇宫以及世家的银霜炭,也就是白炭的一种,不过是因为采用的木料在不完全燃烧后,显露出面上的白霜一般的纹路而得名。
陈念莞因为不是专门从事炭薪行业的,只在烧烤店接触白炭的其中一种果木炭时,听闻过烧炭的原理,所以不能保证自己能烧出银霜炭,于是降低要求,只要能烧制出白炭就行了。
白炭是讲究木料的,一般采用的都是硬质木材,如栎树,榉树,桦木等等。
而木材自然是优先选择在燕子山上有的木材。
因此这几日,陈念莞叫了萍儿村跟白桦村的当地老农,带自己上了燕子山,寻找一些硬质树材。
陈念莞给柳河琢磨烧制白炭,要来萍儿村的山上选取木材,柳风自然也是跟着的。
在京城过了一个冬天,自然也知道炭薪的重要性,初初听柳河说这个烧炭计划的时候,柳风便嚷着要参与进来了。
“小风你可是陈家酒楼的合伙人了,咋还要掺和?”
“那真烧制出了白炭,也是赚银子的营生,我怎么能不掺和呢?”柳风心里头的嘀咕没敢说出来。
如今你们砍的树可是属于他私产的山上取的,他虽不明说,但这烧炭产业,其实早就掺和进来了。
柳河一开始也没想过这柴薪烧炭营生能赚到大钱,只是手头阔绰了,又有妹妹给自己银子打本,所以才大着胆子想做自家营生的。
但他一开始也只是想着烧制普通的黑炭,听说表姐可能可以烧制出类似银霜炭的白炭,惊喜不已,当即就要拟写合作契书,三位合伙人自然是自己,柳云还有陈念莞。
如今柳风再来说要入伙,不免就有点为难了。
还是后来,柳青听说了这事后,将柳风给拎进了房里头。
“干嘛了,大哥?”
“人家柳河好不容易捣弄个营生,你去添什么乱?”
“我在给咱家赚钱银,算什么添乱?”
柳风不服气,但最终还是在柳青的劝说下,悻悻然放弃了合伙打算。
按照柳青的说法,柳家长房常驻柳家村,日后赡养大伯大伯娘,亦有其他各房帮衬,更别说柳山实际上已经是抚宁县河粉店话事人,酱料作坊基本上为四房主营,至于他们二房,楚州府有柳迟跟阿娘主管着河粉店,柳风本人便已经是京城陈家酒楼的合伙人,而他身为二房长子,如今亦开办书塾有进项,更别说自己还有秀才功名在身,等来日高中,亦前途无可估量。
倒是三房,全靠柳河一个人支棱起来,虽说柳云是陈家酒楼大厨,可毕竟是娘子家,赚得的钱银是悉数归其私有的,柳云下面还有个最年幼的弟弟,如今三房主要进项全靠柳河一个人在两个河粉店的分红,眼下好不容易靠自己琢磨出了一个营生,这柴火炭薪亦不算什么大产业,赚不了几个钱,他们二房的人不掺和,省得分薄了柳河赚得的利润。
大哥的话,柳风不能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