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别说他说得还有几分道理,于是作罢。
但柳风还是依旧跟着陈念莞继续上山,他对于表姐怎么做出价格能赶得上银霜炭的白炭还是很好奇的。
再说,技多不压身,他在萍儿村不掺和柳河家的炭薪营生,还不让他将来到别处建造作坊烧炭来卖呐?
所以这些天在自己买下的燕子山跟跑马山物色木材,跑得可欢了。
燕子山上大多数是野生的不知名果树,还有一些白蜡,马褂木跟柏木等等,传闻中适合烧制白炭的榉树比较少,怕是得去跑马山再找找看。
联想到果木炭也是无烟的白炭,所以陈念莞见着野生果树时,连同马褂木跟榉树都砍了一些,着人拖下山先尝试着烧制看看。
烧制白炭的炉子自然是跟烧制黑炭的炉子不同的,硬质木料一来难以点燃,二来燃烧时间更长,三来,需要燃烧的温度更高,按照大周朝现存的炉灶,不符合烧制白炭的炉灶规格。
幸亏在跟柳河说要实验如何烧制白炭之后,陈念莞就早有计划,在他们垒好烧制普通黑炭的灶子后,按照高温高压的需求,夯了坚硬的泥砖,搬了大石块,垒了两个结结实实的炭化炉,打算一个高温,一个中温,分开看看用什么木跟什么温度可以烧制出适用的白炭。
这一实验,就花了约莫一个多月。
因为烧炭这活儿累,还要长时间看火,陈念莞为此还特意选在夏末秋初的时候进行尝试,结果还是每日炙烤得直冒汗。
不过累归累,还是让她们用不同的木材实验出了优劣不同的白炭。
一种是果木烧制出的白炭,容易碎裂,而且表层的白纹也不甚好看。
现代烧烤的果木炭便是这一种,小块轻巧,放在烧烤炉子里,无烟,易燃,燃烧时间长,用来炙烧果类蔬菜味道鲜美,自然是好的,但也可以主要用于放置在小巧的手炉里燃烧。
而用栎木,榉树烧出来的白炭,基本上切成多大放进土窑里,烧制过程中无论如何翻动,都不会破裂,覆灭火苗后呈现的纹理也好看多了,基本可以媲美银霜炭。
这种块状的白炭,无烟,慢燃,燃烧时间长,温度高,非常适合取暖。
实验出来后,接下来的活计就容易多了。
一组人专门上山伐木,而后搬回院子里头,一组人负责将木材砍成一般大小,最后交由烧制炭薪的人,守在土窑前,将木柴一块块放进去烧制,覆没成霜,最后一组人负责将烧好的炭薪收集起来,用箩筐装着收进库房里。
原本只想小本经营的柳河,于是又临时多雇了一些伙计,如今萍儿村变成了大村落,不愁没有人愿意留在村子里做活计。
跟陈念莞取过经的柳河,雇佣伙计的条件也向自家表姐看齐,试用期两个月,签订十年用工期,工钱高,福利好。
柳河大管事招人的讯儿一传出来,就有很多人过来应聘,最后选的自然是力气大,吃苦耐劳的汉子。
毕竟上山伐木,搬运木料以及砍柴成断等等,都是力气活,工种比较合适汉子。
烧炭班子组成后,就在陈念莞指导下专心烧炭,而跟食物口粮等比起来,炭薪还有一种优点,只要不受潮,可以长期存放,今年烧的炭卖不完,可以留着明年卖。
所以陈念莞是跟柳河雇来伙计们说,是能寻到多少木料,可以持续烧制多少白炭。
这样烧制了两个多月后,那柳河专门建起来供炭薪营生使用的三个大厢房都堆满了白炭,而一般的木炭也放满了四个厢房毕竟普通黑炭烧制简单得很,既然都是营生,那中低高消费市场大可以一网打尽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