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自家女婿,柳氏又是骄傲又是担心。

骄傲是自家莞莞眼光好,挑了个人中龙凤做夫君,担心是怕女婿在京城官儿做高了,自家莞莞守不住。

陈念莞瞥了自家阿娘一眼,慢条斯理地:“阿娘,您放心,要玉郎当真敢休我,那我也不要他就是了。”

如今她可不是当初那个一穷二白的陈家四姑娘了,要钱有钱,要人有人。

更别说,初来京城那一年,张玉郎坠马受伤从书院抬回来,怀疑他醒不过来的时候,守在病床前,看着昏迷中的男人,陈念莞其实就有默默打算过,如果,自己成为了寡妇,该怎么办?

其实很简单。

无论是寡妇也好,还是状元郎夫人也罢,她陈念莞就是陈念莞,不管有男人还是没男人,日子还是照过,酒楼还是照开,分店还是照做。

有事业,有钱银,她就能过得好好的。

所以对于柳氏的担心,她一向没放在心上过。

“阿娘,不说那个了,我今儿答应了云云跟丁大厨得给酒楼开发一个新菜式,正在弄呢,您一打岔,我都忘记做到哪儿跟哪儿了。”

“你又研发新菜品了?”

柳氏知道,如今虽然女儿不经常跑外头了,但隔三差四都会给酒楼研发新糖水,新点心跟新菜品。

京城里头的酒楼林立,为了招徕食客,都卯足了劲儿研发新菜,陈家酒楼要保住京城第一的名头,就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持续推陈出新,一边巩固旧食客,也得一边吸引新食客,如此才能稳定住客流量,维持每个月的进账。

陈念莞嗯哼一声,点点头。

柳氏看着女儿手里小砂锅,好奇:“这是什么菜式?”

陈念莞瞟了自家阿娘一眼,想到两人才谈及的话题,犹豫了一下,还是老实说了出来,只是语气有点飘:“煲,煲仔,饭?”

果然,柳氏一听,没好气地瞥了女儿一眼:“我让你早点怀崽你不听,倒是好意思捣弄这啥煲崽饭?”

“阿娘!”

柳氏一脸嫌弃地走了,留下陈念莞独自面对几只小砂锅。

这砂锅可是她特意找瓷窑订做的。

砂锅是陶制的,按照她上一世煲仔饭专用的砂锅尺寸设计的,小巧,浅口,煲仔饭之所以设计得这般大小可是也有讲究的。

因为这种尺寸的砂锅一来可以控制用米量,成品煲仔饭卖的时候用米量少自然成本就低,划算。

二来,小砂锅好控制火力,适量规格的煲仔,做一个煲仔饭最多需要二刻钟即可(半小时)。

三来,小砂锅烹制的时候,热量传导分布均匀,不会出现用大砂锅那种,上面夹生,锅底却烧糊了的现象,而小砂锅是底部米饭结成金黄喷香的锅巴了,上面的米饭也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