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念莞的计划得到了一致的通过,接着就是商量本金的问题。

囿于这时代的条件,以及对气候的要求,酱肉干只能卖一段时日,错过这村就没有这店,先前因手头拮据,没出多少银子的人如今分了两次钱,手头阔绰了都争着出大头。

虽然只准备卖五天的酱肉干,州府那么大,估计酱肉干的市场也大,五天能买出去的量肯定比抚宁县的多,陈念莞算了算接到的订单量,结合州府地市场预估,最后决定平均分配,每人各出五两银子。

确定之后,大家分头行事,那做肉干的猪肉是要选用上好的花腩做,所以明日得跟以往一样,去屠夫那儿问货,如果没有,就得去隔壁县城或乡下去买了。

还有一些香辛料,缺的也要补上。

因为如今河粉只营生一个摊位,但据柳氏说,因为年节的关系,到县里头的人多了很多,不仅酒楼生意火爆,他们河粉摊子的食客也骤然增多,怕得加量,还可以尝试到集市多开一个摊位。

于是柳迟跟柳山继续投入到出摊营生里,买花腩的任务就交给了柳河。

陈念莞跟柳风跟以前一样则成为了后勤人员,负责做河粉跟炖汤准备佐料。

作者有话说:

各位亲各位小天使,走过路过觉得好看要记得收藏啊~~

打滚打滚.jpg

? 第 52 章

在大伙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 柳家来人了。

柳四舅还有柳大表哥一家都到县城里头来置办年货,既然来了,自然是要到燕来巷探望妹子的, 听说他们因为营生的事忙得不可开交, 又听说没有人手专门买花腩。

早想跟着表妹一家干,却又不得不被留在村子里的大表哥主动提出要不由他们在柳家村跟附近村落的屠户家收购花腩送过来?

如今农家养猪的都在宰年猪, 到乡下收购容易得很。

对啊!

不过是让大表哥每日送一趟花腩, 就能解放柳河这个重要劳动力,陈念莞当即应允了,并说定工钱每日二百文。

于是柳河出外勤第一天带着腩肉回来, 就被告知自己被小叔子跟大哥在竞争上岗挤下来了,他轮换了柳云的位置出摊, 柳云回归灶房, 帮着陈念莞一起炼制蚝油, 准备酱料。

之前那批卖出去的酱肉干, 几乎用光了陈念莞之前做的一罐子蚝油, 如今只能重新再做。

幸而找到了卖蚝肉的渔民, 一次买了二十斤的蚝肉干,又跟渔民约定继续收购他手头的蚝肉干, 有多少收多少,而后炼油先做第一批酱肉。

在伙房里指点柳云炼油的时候, 外头二舅母来找她,说是有客人。

陈念莞让柳云继续,自己出来灶房一看,居然是许久不见的杨掌柜。

杨掌柜是送银子来的。

陈念莞与月满楼合作的河粉生意, 原本应该在月底盘算收益后送过来的, 无奈恰逢年节, 各地的酒楼亦在盘点一年的盈亏,兼之要收拢各地月满楼送过来的分成银子,故而拖到现在,杨掌柜让陈念莞包涵。

陈念莞见是送银子过来的,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生气?

因为教会月满楼的伙计做河粉外,另外分头授予各地月满楼分店也需要时间,而且开始售卖之前还得推广宣传,是以各分店靠河粉盈利的还不多,占份额最多的还是抚宁县的月满楼,但合共也有六两银子。

得到这笔银子的陈念莞笑得开心,爽快地拿出图章在收据文书上按下了印鉴。

六两,就是说,每个月不做什么,就算得到月满楼送过来只有一半的三两,她都能靠这笔钱过得好好的了。

躺着就能把银子赚了,啊,包租婆每个月收房租的心情也不外如是吧?

杨掌柜看陈念莞眯着眼笑,也忍不住跟着笑了起来。

继陈家河粉名扬抚宁县之后,如今抚宁县又掀起了一股子陈家酱肉干的风潮。

距离二东家收购陈家腊味不到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