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二三十份文采非常,是才子用心吹捧写出来的文章,光彩照人,她也留下了,理由不说。

她心说:将来刻自己的禅让碑时可以做个参考,不能真去参考钟繇真迹。

还有二三十份写得磕磕绊绊狗屁不通的,放在另一边,这些多半是河北军子弟,父祖既没有文墨也没有钱,他们本来还有蜜蜂小狗,可蜜蜂小狗不给他们找枪手。

蜜蜂小狗说:“有什么话就说什么话!殿下难道看不出来吗!”

然后蜜蜂小狗带头在自己的卷纸上写:殿下很好!有了殿下,我们河北上下都很好,能杀敌,也能种地,殿下很好!我们会努力更好!又在下面的空白处写了“十万大军往北走”,算是对了对子。

“比烤鸭好些,但是不多。”殿下评价了一句。

这部分狗屁不通的河北卷纸她也都记下了,全部都跑题,几乎没说有功该怎么赏,就只是说殿下很好,殿下赏了我们,我们今天真高兴!我们希望殿下也高兴!

虞允文就很得体地说:“赤子之言。”

“是也是也。”

有了这句话,河北子弟的地位也稳稳当当了,甚至那句夸蜜蜂小狗的话传出去后,蜜蜂小狗还很得意地会同自己的同袍们去樊楼里点了几只烤鸭大吃特吃。

这都在她的预料范围内,当然也有几个拿着全家与老师同学前途同她杠起来的。

比如说有一个姓王的孩子,出身名门,爷爷是三旨相公王珪,相公当得不大好,实属生错时代,要是到赵鹿鸣的手底下,她能叫他写出一百二十本从贵女到村姑,从汴京城精致女孩到白山下的女真女猎手都爱不释手的玛丽苏文学来因为这相公可太会写东西了,写的都不贴地气,都是富贵又清新的风格。可惜他不写小说偏要当相公,除了富贵清新之外没别的本事,唯唯诺诺留下个三旨相公的评价。

可这孩子的文章写得就很不俗,这孩子说,有功当赏,但宗庙神器是神圣的,皇帝不曾失德,天也没降下过灾祸预兆,圣君给什么,你就受什么,谦卑些才长久。

他说:“他家的家风怎么突然变了个风向?”

虞允文说:“殿下,他是王昂的儿子。”

她费力地想了半天,终于想起来了:“那个替了我三哥的状元。”

这孩子的爷爷是才子,爹也是才子,当年郓王好奇,偷偷去科举,竟然拿了个状元,后来太上皇认为如果自家儿子当了状元,恐怕要得罪天下读书人,因此点了榜眼王昂上来,当了那一年的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