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另外半营的钱,原本该在营指挥使的腰包里是不是?

营指挥使难道是独吞了这半营的粮饷吗?他不要命啦?上面还有专员呢!

曲端点一点营中士兵的名册,就有人想杀了他,不光是西军,就连太原府的守军也受不了,心里都想着怎么样背后给他一棒子,然后伪造出曲端自杀的现场。

好在曲端还是个警醒的,从来不曾逮住一军彻查,也从不逮住一个得罪,而是从西军到太原四处当爹,每个人都打一棒子,裁掉几个营,这就让大家在吃痛的同时还能勉强忍住,寄希望于他人,暂时不下毒手。

这些事都被王穿云看到了,但她也不作声,只是一味地记下来。

韩世忠好奇,偷偷跑去问她。

她说:“你们这里的兵卒,打金人是不成的,可只要放他们归田,又不发足赏金,他们立刻就成了盗匪。”

曲端敢裁军,是因为当时他在后方,他还是领兵回去的,他还会打仗。

士兵有起来哗变闹事的,立刻就被曲端镇压了,也有成了匪盗,准备再搞一个水泊梁山的,也被曲端大棒子打死了。

抚恤金是一文也没有的,曲端这人连上司都敢杀,他又会打仗,难道还怕了小股哗变反叛的士兵吗?

王穿云一直跟着长公主在前线,她也不能替长公主背起这个锅,因此就闭嘴什么也不说。

拿到这本小册子时,刘韐就同她说:“殿下若真要正军规,除沉疴,恐怕于殿下大事不利。”

她说:“我要兴复祖宗的基业,让天下万民得以安居,也不能靠着这样的王师去攻破燕云。”

小老头儿想了想,就说:“殿下心中若有丘壑……”

她就笑而不语了。

京城的人还在猜她到底要考校什么,而宰执们已经送来了一份奏表。

原本甚至用不着送的……恩荫表。

大家小心翼翼地说,殿下呀,殿下凯旋,这是大宋了不得的大胜,值得庆贺,又正好赶上新春,这就是双喜临门了,那为了彰显殿下的恩德,咱们按照旧例,得恩荫一批官呀!

之所以说原用不着送,是因为这东西已经成了明白的规则。

比如说她打了胜仗,一批阵亡的军官家中可以有人恩荫一个官;她立了大功,她的母家和驸马家可以有几个子弟恩荫为官;京城的文官也很辛苦,四品以上可以恩荫一个官;大家献祥瑞那不能白献吧?每人家中要恩荫一个官;殿下要篡位啦,那得收买群臣,再给文武百官家中各恩荫一个官职吧?

差点忘了,是不是要过年了?太开心了!再来一个吧?要是某家既有文臣又有武将,武将还跟着她出征牺牲了,那一口气能给家里恩荫几个子弟,算都算不清!

哦对了,殿下的生辰,离得也不远吧?

殿下还要恩荫一批官员吧?想想就觉得,太开心啦!

殿下快回来吧!

殿下拿着这份恩荫表,上面的名字密密麻麻的,她说:“你瞧瞧,够买几个燕云的?”

大家就不敢吱声。

她提起笔,在上面蛮横地勾勾画画了半天,最后差点将整本名册都涂掉。

过一会儿她就将笔扔开了。

大家还是很瞧得起她的,现在没什么人拿她的女性身份说事,大家就拿她当一个普通的要篡位的坏人对待,纷纷伸手向她要赏。

她说:“对了,我想起了一件事。”

“殿下?”

“咱们给唐城留钱也就够了,牛羊是要带回去的,”她说,“告诉内务省,不许采买牛羊了。”

尽忠就小声说:“殿下,殿下不能将所有人都得罪光吧?”

她说:“我扣着这名册先不发,内务省不知道……你自然是收了他们孝敬的,你也不许告诉他们!”

这点小伎俩就让尽忠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

和这群趴在大宋国库上尽情吃喝的人相比,女真人都变得可爱起来了。